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满足对目标卫星在指定时间进行拦截的要求下,考虑拦截器变轨能量消耗最省,提出了基于定时拦截的在轨机动拦截轨道选择与优化方法。该方法能够迅速设计和优化出最优在轨机动拦截轨道、变轨点位置和变轨所需的能量。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准确、有效,能够满足作战要求。  相似文献   
102.
<正>40年前中国第一台复印机在邯郸汉光机械厂诞生,至今该厂共生产硒静电复印机8万多台,总产值超过1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原理试验那是1973年的五六月间,汉光机械厂为研制复印机成立了两套班子,一套叫201设计组,以测绘仿制为主;一套叫102设计组,是工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为主体的三结合班子,以自行设计、自主创新为主。文革后期,我从"文艺黑线黑干将"的阴影下被解放出来,恢复正常工作。我是由当时的党委书记兼厂长杨文同志点将,参加了102三结合复印机研制组。课题是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103.
《国防科技工业》2014,(6):28-29
航天科工集团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围绕“一条主线”,推进“四个结合”,落实“五个强化”,创新“十项活动”,深入开展2014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  相似文献   
104.
针对我国新一代全球导航星座长期构型维持控制问题,提出了MEO星座构型状态描述方法,分析了主要摄动力和轨道参数偏差作用下的星座构型演化规律,结合实测数据对稳定性规律进行了验证;研究了参数偏置摄动补偿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解耦控制方案,分析了星座部署时间对摄动补偿控制量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关键性结论,为我国全球导航系统的星座构型设计和运控策略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针对空间站交会调相过程中的长时间偏差传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变换的协方差分析方法 UTCAM。在给出空间站交会轨道调相策略和轨道机动参数计算方法后,对UTCAM的原理和流程进行了介绍,通过和STK以及Monte-Carlo的对比验证表明,UTCAM与该两种分析方法的协方差相对误差均在1.2%以内,且计算耗时仅为Monte-Carlo的1/460,可快速准确地实现非线性系统的均值和协方差预报。最后基于UTCAM对长达20天的空间站交会调相的偏差传播进行了分析,并采用Monte-Carlo仿真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目前卫星轨道参数的测量主要依靠地面测控站的无线电测量,使得测量受限于测控站的观测弧段;另一方面随着深空探测的不断深入,也对现有测控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利用卫星上已有的相机通过景象匹配对卫星自身位置进行精确测量,可以有效摆脱地面测量观测弧段和测量距离的约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星载实时图与基准图匹配的视觉测轨方法:通过景象匹配建立实时图中特征点与基准图的对应关系,再根据成像关系解算卫星的三维位置。利用卫星获取的立体图像和轨道测量数据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实现了地基无线电测轨和视觉测轨的相互验证。本文提出的视觉测轨方法可以弥补现有测轨方式的不足,减轻地面测控系统负担,在深空探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由国家航天局牵头举办的中国探月工程展,最近在香港与广大公众见面,引起境内外广泛关注。人们纷纷称赞,这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持之以恒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辉煌成果。  相似文献   
108.
为实现低轨卫星轨道的快速确定和预报,基于单站单圈雷达站测量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法对卫星初轨确定及轨道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观测误差下两种方法的仿真结果,验证了初轨确定过程中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为不同观测条件下卫星最优初轨确定的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林臻 《国防》2014,(3):78-81
正(上接第2期82页)采样返回和月球车——苏联探月活动的成果苏联在尝试载人登月的同时,"月球计划"在持续进行。任务之一是在月面软着陆,月球探测器自动采集月面土壤岩石样本,然后返回地球。这种自动取样探测器由上下两级组成:下级主要部件是样本采集装置,即一支带有钻头的机械臂,能够钻入月球土壤获取样本;其他部件有软着陆制动发动机、无线电装置、推进剂箱等。上级部件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地球遮挡、地影、太阳光干扰、月光干扰、空间目标相对观测平台的角速度等约束对空间目标可见性的影响问题,基于已编目空间目标双行轨道根数,研究以太阳同步晨昏圆轨道作为观测平台轨道,采用改进多变异位自适应遗传算法对单星观测平台轨道倾角进行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多变异位自适应遗传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多变异位自适应遗传算法不能保证收敛到所有种群中最优个体的问题,且随机抽取10%左右的目标样本可以达到与采用所有目标相当的性能,计算效率提高约1个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