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空军驻疆部队与驻地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互学互帮互促活动,共筑堡垒、共谋发展、共促和谐,使喀提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月上旬,笔者随参加空军驻疆部队军地基层党组织"三互"活动座谈会的代表们,踏上新疆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近距离感受"三互"活动的实践魅力。  相似文献   
42.
6月16日20时,新疆巩留县人武部部长范志军带领民兵应急分队成功搭建第143顶帐篷。至此,巩留县各级抗洪救援力量已经在灾区战斗了96个小时。“短短1个小时,积水就达1米深,我活了48岁,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景。”维吾尔族村民吐尔洪指着自己被淹的房屋说道。在东买里乡团结渠一侧,满身泥污的巩留县人武部政委李国忠正在指挥铲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取土拦截漫出的洪水,民兵应急分队成员与村民一起挥锹铲土,尽可能阻挡洪水流进村子。  相似文献   
43.
2013年7月5日星期五吾守尔·索皮是我挂钩帮扶的二连的维吾尔族职工,今年29岁。他的妻子体弱多病,家里的经济状况很不好。今天我又去了一趟吾守尔·索皮家。我给吾守尔·索皮一家送去了一袋大米和一壶食用油,还和吾守尔·索皮两口子拉起了家常。吾守尔·索皮说,今年团里没少来人,送来的慰问品和慰问金减轻了他家的生活负担。连队工会还用小额贷款为他买了10只羊,帮助他增收。团党委和  相似文献   
44.
姚晓敏 《兵团建设》2013,(14):27-28
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新疆南部重镇和田、喀什之间,十四师皮山农场在此戍守。这是一个典型的以维吾尔族职工群众为主体的边境少数民族团场,2万多人口的团场,人均耕地仅有1.75亩,国家级特困团场的帽子长期戴在头上。如今,低产棉田退让给枣园、大棚,这里是著名的和田玉枣第二大种植基地,这里生产的民族手工地毯占和田市场半壁江山……举全兵团之力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让职工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相似文献   
45.
"我们马上就要搬进新房子了!感谢社区党委的关心,感谢我们的陈书记!"8月27日,六师芳草湖农场官地社区四连维吾尔族职工吾格兰木·阿布拉开心地说。到10月底,他和连队其他少数民族职工就能搬进社区为他们新建的小康住房了!四连是该团唯一的少数民族连队。多年来,官地社区党委始终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  相似文献   
46.
正一师四团志愿者服务队,团场人熟悉的专做好事的队伍。老人们说,这是一支"热心肠服务队";孩子们说,那是人们心中最美丽的"天使服务队"。随时待命的"服务者""加入服务队,都是自愿的,能为他人做好事,我们心甘情愿。"带着这样的信念,34岁的刘新率先加入了七连志愿者服务队。虽然身为一连之长,工作繁忙,可一有空闲,刘新就会走家串户,主动与  相似文献   
47.
正在一师四团团部卡小花·卡德尔的家里,挂着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中男男女女12个孩子围坐在一起,这些孩子中有汉族也有维吾尔族,其中的10名是孤儿。"这是我的大女儿阿青,这是我的二儿子高春节,他们俩只相差半岁……"这间屋子的女主人卡小花·卡德尔仔细擦拭着镜框,思绪飞回21年前。1991年,年仅26岁的维吾尔族女青年卡小花·卡德尔是四团粮油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她年轻漂亮,富有朝气,还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自嫁给了阿尔肯,有了乖巧懂事的儿女之后,她感觉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充满阳光。有一天,当她拉着女儿、唱着"幸福生活比蜜甜"的歌儿回家时,看见家中来了两个汉族孩子。  相似文献   
48.
正4月22日,记者来到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三团三连采访,初春的田野里呈现出春播后的平静,连部的屋顶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三民"工作组的院子里人们正忙着建篮球场……两个馕兵团党委宣传部"三民"工作组一来到五十三团三连,正赶上连队春耕春播。一年之计在于春,工作组的6位成员白天忙着帮助群众春播,从地里回来后又要走访贫困群众家庭。热合曼·伊德力斯家有5口人,家里只种了3亩麦子地,家里的开销只有靠热合曼和儿子打零工去挣,有时打一天零工一人挣  相似文献   
49.
正人间的爱多种多样,只要是真爱都会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幸福,给社会带来温馨与和谐。阿扎提·古丽,一位勤劳善良的维吾尔族妇女,用她无私、博大的母爱,把一个奄奄一息的汉族女婴养育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17年来,她尽心尽力,将弃婴抚养成人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一师三团民族团结的典范。今年52岁的阿扎提·古丽是一师三团十一连唯一的少数民族职工,提起阿扎提·古丽收养汉族女儿的事情,要从1996年9月的一个清晨说起,阿扎提·古丽的丈夫阿不力孜在棉田里干活,突然棉田边的水渠方向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哭声,循声向水渠边寻去,阿不力孜发现了一个花布包裹,里面赫然躺着一个婴儿。  相似文献   
50.
正3月17日星期一晴今天是工作组进驻墨玉县阔依其乡强古村的第一天,村民们看到我们,眼神里有些疑惑和好奇。村干部给我们安排好了宿舍,大家放下行李,草草吃了些干粮,喝了些水,便准备走访群众。幸好工作组内有两名维吾尔族同志担任翻译,我们和村民的沟通没有出现障碍。村民们对我们很友善。在与村民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这里人均耕地较少、产业结构单一、人均收入低、水电资源匮乏,但这些没有影响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朋友的热情,他们的好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工作即将开展,我一定要完成好这次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