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61.
提高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是保障预备役部队提高“两个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顺应“市场”及“战场”变化,深入研究和探讨预备役部队编组布局的特点和规律,向科学编组要战斗力,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打赢能力。  相似文献   
62.
63.
胡国生  廖加雄 《国防》2008,(10):35-35
铁岭某预备役高炮团在复杂专业兵训练中积极开展"五小"练兵活动,掀起练兵热潮,有效提高了训练质量。一是开展"小补课"活动,确保训练落实。为使训练不留死角,确保训练人员、时间、内容落实,组织思想好、技术熟练的骨干,利用各种机会,采用不同形式给缺课人员补课,对基础较差的同志采取一帮一的形式辅导。条件不限,方法灵活,针对性强,收效明显。二是开展"小会诊"活动,解决训练难点。在编组训练中,针对防空兵"小兵种"点多分散、情况难以掌握的实际,  相似文献   
6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辽宁省葫芦岛市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出现了新情况,主要问题是:群众国防观念有所淡化,参与民兵应急分队建设的热情不够高;行政机构对社会资源的支配和管理功能有所弱化,增大了民兵应急分队建设的难度;国防动员活动开展不够经常,民兵应急分队的快反能力比较弱。因此,必须确立新起点,明确新标准,探索新对策,谋求新发展,不断推进民兵应急分队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65.
抗洪抢险勇当先锋、扑救山火冲在一线、护海行动确保秩序稳定,辽宁某预备役高炮团多次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该团注重科学编组,大力抓应急分队建设。在力量编组上,注重整合已有的专业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66.
3月份以来,陕西省宜君县人武部按照上级要求和新的组织调整改革实施办法,紧贴驻地实际,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着力解决民兵预备役组织调整中人员编不实、专业对口率不高等问题,坚持划片选兵,防止重复交叉编组,高标准完成了组织整顿工作。  相似文献   
67.
近日,山西某预备役坦克团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提出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团队建设实际,按照年初工作计划要求,组织全团营级预任指挥军官进行了一次集中培训。为增强营级指挥员的指挥专业技能,培训中,该团重点对理论知识、体能素质、坦克驾驶、故障排除、编组作业的组织与实施等科目进行了集中训练,通过集中培训有力增  相似文献   
68.
李勇 《国防》2013,(4):24-26
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着眼推动民兵建设模式转型和提升"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整体能力,作出了进行新一轮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的重大决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着眼全局科学统筹、精细谋划、协调推进,确保民兵工作调整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9.
钟伟  解清 《国防》2013,(12):44-45
组织建设是民兵工作的基础工程,必须夯实打牢。新形势下,要立足信息社会特点和市场经济环境,着眼快速动员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深化民兵组织建设调整改革,重点在两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一方面,要调整布局,健全民兵组织。首先,民兵编组重点要由农村向城市转移。适应国家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形势,不断减少农村民兵编组比例,扩大城市民兵编组规模。  相似文献   
70.
封面说明     
王卫东 《中国民兵》2013,(7):M0001-M0001
谢飞波.现任国家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全军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中心第一政委.预备役大校。由他提出的”重点方向集中编、专业要素对口编、不同地区模块编”的编组方式.壮大了我军电磁频谱管理预编人才队伍,在他的努力下.一批现役军人被纳入国家无线电管理培训体系.成为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