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92.
针对敏捷成像卫星自主规划问题,将规划、决策、执行和信息反馈相结合,提出星上自主规划框架,并介绍框架结构和模块功能。在分析主要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时间线约束网络的问题模型。通过将各种卫星动作前后衔接,组合成能够完成不同任务的动作序列,提出一种面向卫星动作序列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分为规划和决策两个部分,并在卫星执行每一个动作序列的同时基于多种启发式规则进行规划,在动作序列执行结束时进行决策。实验结果表明了自主规划框架和模型的合理性以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国防科技工业》2015,(2):49-52
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军民结合产业项目,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提升产业规模和能力,实现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科学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计划到市场,从产品到产业,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末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规模首次突破100亿元,"十二五"末预计达到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  相似文献   
94.
为提升空战训练对手的智能性与自主性,提升空战训练效果。针对空战战术训练智能对手自主空战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体训练方法,采用最大熵强化学习(SAC)算法平衡策略探索与利用的优势,引入自博弈和多智能体联盟训练方法提升空战智能体策略的多样性和鲁棒性。针对一对一近距格斗空战场景建立智能博弈框架及奖励函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零经验训练得到的智能体能够有效自主机动决策并实施近距导弹攻击,产生较好的战术效果,证明该方法在一对一近距格斗空战智能体训练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资讯     
《国防科技工业》2009,(8):62-63
航天科技五院西安分院注重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航天科工九院九部编制航天行业标准;沪东中华实现“双过半”;研究员周国平认为应加快研发深海海工船;中南装备公司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沈飞与空军联合组建的研究中心挂牌;国家空气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落户绵阳;  相似文献   
96.
针对维修备件供应保障费用较高、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借助自主式保障(AL)理念设计了面向AL的维修备件调度与供应优化框架,提出面向AL的战略级仓库维修备件供应优化思路。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战略级仓库备件供应路线规划不科学、弥补半定量经验方法不足的情况,建立了带混合时间窗的多供应地——多需求地维修备件供应路线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模型的GA-SA混合算法。最后运用算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7.
随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航天任务的蓬勃发展,航天器回收载荷质量大幅提高,以单具降落伞为功能核心的传统减速系统已不能满足大质量回收载荷日益提高的迫切要求,发展群伞减速着陆系统是实现大载重航天器高效减速和无损着陆要求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群伞系统的气动特性开展仿真研究,结合环帆伞构型优化设计,分析了多种构型下群伞系统的气动特性。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流场分析和数据对比发现,开窗/开缝设计既能够确保群伞系统具有良好的阻力特性,又能够维持群伞系统的工作稳定性,避免单伞之间由于受力而发生碰撞现象。采用数值仿真手段不仅可以提高降落伞研制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也为设计人员掌握群伞系统的工作原理、促进降落伞设计理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98.
<正>近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矿井透地通信系统于河南新郑某矿井顺利完成实验,成功实现深达469米矿井透地双向通信,通信深度尚属国内自主开发的同类通信系统之最,标志我国矿井透地通信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该矿井透地通信系统是一套可实现低频电磁波穿透地层进行双向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地面与井下的双向全双工的通信方式,理论深度可达600米,使用覆盖我国各类型煤矿,可为矿井安全生产和灾后救援提工作供通信手段,传递指挥命令,对确保矿井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易滨)  相似文献   
99.
棱镜门事件曝光后,促使我军开始反思关键核心设备依赖美国公司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印证了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依赖国外核心技术和装备是极其危险的。当务之急,抓紧替换XP操作系统,用自主可控、安全便捷的中国操作系统抢占军事软件技术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0.
<正>10月30至31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池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专委会技术服务中心联合主办,酸性蓄电池分会、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中国国际铅酸蓄电池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轻型电动车技术研讨会在江苏徐州成功召开。来自多家科研院所、蓄电池极相关产业的领导及专家共计17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共发表专题报告30余篇,内容涵盖铅蓄电池新技术研究、回收管理体系探讨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