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国军转民》2008,(6):6-6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O地震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紧急行动起来,积极组织灾区各军工单位抗震救灾同时,坚持举一反三,为切实增强全系统防灾意识,提升抗灾能力,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迅速组织编写防灾减灾科普读本,着眼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防范,形成《国防科技工业应对突发自然灾害100问》,并将发放各地国防科工办、军工集团公司等单位。  相似文献   
132.
年初,中国南方许多城市遭遇百年不遇的凝冻灾害,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扰乱。位于贵州省东部大山处的铜仁市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沉着应对,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并非老天爷眷顾铜仁,而是得益于市委、政府、人武部反应迅速,在危急关头军地联合行动,提前做好了防冻减灾、抗冻救灾的准备工作,在这场特殊的战役里,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而这场特殊战役的总指挥正是铜仁记、市人  相似文献   
133.
彭新国 《国防》2010,(9):8-10
近年来,恐怖活动、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运用军事力量应对突发事件、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既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深入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组织指挥问题,对于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4.
隶属于防卫厅的日本航空救难队是一支装备有世界一流救生装备和救生技术的救援部队,除执行军事救生任务外,遇到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也参加到救灾行动中,并在平时协助日本民间机构执行空中救生任务。  相似文献   
135.
网络上盛行的一段话: 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官兵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元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相似文献   
136.
闻舞  张人龙 《环球军事》2008,(11):52-54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都会发生多次地震,台风、海啸、火山喷发等大的灾害。为了减少损失,日本各地都设有专门的抗灾机构,但如果灾害规模较大,超过了当地的救助能力,日本自卫队就会出动。因为,“应对国内外的大规模灾害等各种事态”已经成为与“国家防卫”和“构筑更为稳定的安全保障环境”相并列的自卫队三大任务之一。日本《自卫队法》第83条也明确规定,自卫队要参加国内的灾害救援行动。  相似文献   
137.
戴金益 《国防》2008,(11):57-5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成灾种类最多、受灾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参加应对自然灾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当前武警部队随时可能担负的一项重要战斗任务。因此,打赢应对自然灾害的战争已成为武警部队急需研究和把握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武警部  相似文献   
138.
抗击自然灾害,保护人民利益,是和平时期民兵践行我军根本宗旨、履行使命任务的重要体现。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波及甘肃省10个市(州)的70个县(市、区),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39.
付征南 《环球军事》2008,(11):46-47
英国位于欧亚大陆西部边缘地带,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是典型的岛国。由于英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极为优越,因此地震等突发性的重大自然灾害并不多见。举例来说,英国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发生于1931年,震级为里氏6.1级,而2008年2月底英格兰东北部发生的里氏5.3级地震。则成为过去25年来英国国内最强烈的地震。  相似文献   
140.
依托国防动员体制构建军地联合应急处突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民洲 《国防》2008,(8):9-12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国家,加之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国家面临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军地联合行动、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反思近年来应对较大规模突发事件的实践,尽管各级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为夺取特殊战斗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领导,但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军地联合应急处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