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在复杂和瞬变的战场环境下,为了提高武器系统的快速反应、防御和攻击能力,目标探测、识别、跟踪系统需要采用多个传感器,其信息要求自动融合。文章研究了在信息融合中多传感器的选择问题;分析了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提出了特征评价概念和方法;并讨论了其它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2.
介绍目前国产几种主要高频自适应电台的组网功能,以及高频自适应电台的组网原则和实际电台的组网方法。  相似文献   
53.
本文主要阐述“多路信号循环监控器”工作原理,电路原理图及其制作与调试.它可用于录像片的集中控制播放,又可循环监视2—8路电视终端,或固定监视一路信号;也可用于8号信号的选择输出.  相似文献   
54.
军用卫星通信抗干扰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全球性世界大战难以发生,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但各种因素引起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同时高科技迅猛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引进军事领域。这些格局和态势,对今后的军用卫星通信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这一背景出发,综述了国外新一代军用卫星通信系统概念,系统资用的抗干扰技术及有关措施。这些技术和措施包括卫星轨道和频率的选择、多波束调零天线、星上处理、波型设计、自适应及其他新的抗干扰技术等。  相似文献   
55.
军用通信卫星自适应调零多波束天线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适应调零天线技术是军用卫星通信抗干扰的重要方面。本文研究星载自适应调零多波束天线系统及关键技术。着重分析了对系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的多波束天线构形及波束形成网络实施方案,同时简要讨论了自适应处理器的算法与实现。结合我国军用通信卫星抗干扰的实际应用背景,提出了研制星载自适应调零多波束天线的初步设想和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介绍了由三台MC68020微计算机组成的多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上实现了地空型号导弹运动的实时计算。  相似文献   
57.
本文根据力的叠加原理,采用拆杆拆副法,对一平面闭式多杆步行腿机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动力分析,得出了一个运动循环内原动曲柄的输入力矩及各运动副处的约束反力线图,为该机构的驱动、控制及进一步的改型设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计算依据。线图分析表明:该机构节省能量,力学性能较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单片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特性,并着重同普通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作了结构及性能上的比较。介绍了现有的DSP 并预测了DSP 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59.
本文在谐波平衡法的基础上,引入摄动的思想,得出了解多自由度系统及结构的非线性自由振动的新方法。其解的形式为小参数和谐波的级数形式,因此,其解不会遗漏任何项,方程为线性的代数方程;利用线性变换,将系数矩阵变换为对角阵,一旦求出线性模态,就可得其解,比线性化迭代法优越得多。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对于小振幅有较高的精度,对于较大振幅其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0.
研究实时控制的自校正控制算法问题的运用是近年来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在自适应控制中,特别在飞行器控制系统中,经常会遇到快速时变参数的辩识问题,然而现有的方法大都适用于参数缓慢时变的系统,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它能成功地控制快速时变参数的未知系统,同时给出了一些仿真计算,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