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所谓非接触性作战,是指敌对双方作战单元借助信息技术和远程精确打击技术的优势,在敌方防区外实施超视距打击的一种作战样式。这种作战样武是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国外有些军事学家把采取这种作战样式的战争列为第六代战争。这种作战样式在海湾战争中初露端倪,在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反恐战争中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为这些战争的共同点都是以强对弱的,非对称的非接触性打击,仅是非接触  相似文献   
42.
印军通常将海拔在300米以上的山地或丘陵地实施的作战行动称为山地作战。进攻作战是山地作战的基本作战样式之一。印军现役的10个山地师能够在海拔6000米以下的地区实施进攻。由于山地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给部队的进攻行动带来了诸多影响。因此,印军认为只有根据山地特点,灵活运用一般战术原则,才能取得高技术条件下山地进攻作战的胜利。目  相似文献   
43.
作战指挥,是军队潜在战斗力向现实战斗力有效转化、战斗能量高效聚合和精确释放的“协调、助推器”,是影响战争进程,决定战争成败胜负的关键性因素。随着信息技术在指挥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指挥自动化手段的快速发展。指挥手段与人脑之间产生了某种“思维联动”,原有的指挥体制、指挥样式、指挥方式方法等正在“信息化”大潮的冲刷下发生蜕变和质迁。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的指挥模式将呈现“扁平细胞状。联合互动式,网络一体型”等特点。  相似文献   
44.
当前,随着军事智能化的迅速发展,以高技术手段为打击方式的新型作战样式使战争突发性更强、战场节奏转换更快、作战对抗更激烈,官兵精神心理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打造过硬心理素质,提升部队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增强部队战斗力、维护部队安全稳定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信息战争与军事革命,是本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的一个带有世界性的重要课题。它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将影响到我国的安全环境和我军的发展,将引导我国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的研究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信息战争是高技术战争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  相似文献   
46.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陆军战略思想的转变过程,提及了未来战场空间五维化等新概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21世纪部队”的看法与估价。  相似文献   
47.
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战胜一切的法宝。尽管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作战样式、作战手段等已今非昔比,但人民的意志依然不可违背,人民的力量依然不可轻视。南海舰队某保障基地积极探索未来海战弹药保障新模式——  相似文献   
48.
《政工学刊》2007,(9):63-63
网络化战争不同于传统的以火力打击平台为中心的战争,它是指通过战场各个作战单元的网络化,把信息优势变为作战行动优势,使主战部队、友邻部队和后备部队共同感知战场态势,从而协调行动,发挥最大作战效能的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49.
朱峰 《政工学刊》2023,(7):86-86
上下同欲者胜。治军之害,莫过于离心离德;制胜之道,靠的是上下同欲。现代战争形态、作战样式深刻演变,但欲谋胜敌、先谋人和的制胜机理没有变。官兵想干愿干是忠诚奉献的第一表现,也是部队团结稳定、提升战力的重要力量之源,只有基层稳定、官兵稳心才有战场的稳赢。把正方向才能引领航向。欲事立,须是心立。1944年,谭政在《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变一切”。目标统一就能上下合一,信仰坚定就能步履坚实,追随核心就能高扬信心。  相似文献   
50.
针对常规海上航线决策没有考虑决策选择过程的问题,引入多选择决策场理论( MDFT),构建了海上能源通道航线动态决策模型。基于信息完备、信息不确定和特殊情况等三种情景想定,进行了海上能源通道航线规划决策及其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决策过程受时间压力和信息质量的制约,时间压力会制约决策质量,同时还可能引起“偏好逆转”现象,信息不确定也会导致确定性决策。该模型不仅综合考虑了海上能源通道航线选择时需关注的各类要素,且模型参数可动态调整,进而能合理模拟真实的海上状况和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