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不能左右旦夕祸福,但可以左右自己的人生之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左右一个人的人生之路的,便是他的人格。有什么样的人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故事。心理学中的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心理面貌,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32.
盛夏7月,骄阳似火。在甘肃省平凉军分区的民兵训练场上,来自该市7个县(区)的600多名民兵,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军事训练。尽管头顶烈日,身披热浪,但参训民兵个个精力旺盛,劲头不减。走近他们,笔者撷取一些精彩的训练故事,从中会感受到当代民兵的崭新风采。  相似文献   
33.
《政工学刊》2020,(3):22-23
支队前身参加过万山海战、"八六海战"、崇武以东海战等著名战斗,创造了人民海军"小艇打大舰"的经典战例,铸就了享誉全军的"海上猛虎""海上先锋"精神,涌现出"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八一勋章"获得者麦贤得,"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等英雄集体和个人。国庆70周年阅兵,代表着"两种精神"传承的鲜红战旗光荣接受了习主席和全国人民检阅。作为全军军史场馆试点建设"海军代表队",我们深挖红色基因,打造亮点精品,努力构筑新时代存史资政育人的红色课堂,让红色基因在蓝色沃土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34.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队凉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和人类生存极限,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长征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人类战争史上的奇剧,同时也使他们的对手上演了多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其中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蒋介石以10万元大洋巨额悬赏通缉毛泽东和他的红军将领一事就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5.
徐世强 《军事史林》2010,(12):10-17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战略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这关系到长征的成败,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然而,能不能建立新的根据地,并不完全取决于党和红军的主观意愿,而要取决于敌我双方力量上的较量。  相似文献   
36.
毛元佑 《国防》2007,(8):80-82
提起宋代杨家将,人们就会想起杨令公血染陈家谷、佘太君挂帅出征、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许多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不过,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说,大多出自艺人之口、文人之手,与史实记载颇有出入,有些甚至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37.
和谐礼会,共和目的功臣之家更应该充满和煦的春风。 在河南省泌阳县一个不起眼的偏僻小山村——南岗村里。居住着一位曾立下赫赫战功的80岁特等功臣李学章。老人曾在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徐州大战和解放福建东山岛战斗中出生入死,在上甘岭与美军殊死搏斗5昼夜……8载戎马生涯,曾6次负重伤,至今他的右手腕仍留下深深的弹痕,胸部存留一枚子弹头,在尺骨、桡骨之间有一块弹片。  相似文献   
38.
1937年12月11日南京陷落前,不少中国军民通过各种渠道都进行了拼死抵抗,表现出中国军民誓死抵抗侵略的不屈精神。时间已过70年,类似这种普通中国军民拼死抵抗的英雄事迹,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为之沸腾。下面这几个小故事,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9.
庾晋 《军事史林》2007,(7):24-32
在古代,所谓忠臣是指对君主忠心耿耿、万死不辞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可以说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二十四史“忠臣传”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往往具有更多的品质:一曰能,二曰廉,三曰刚直,四曰道德高尚,是每一个忠臣所必须具备的。照理说来这种臣子该是广得皇帝庇佑,富贵荣华,终不见弃,起码应该颐养天年,落个善终。  相似文献   
40.
七十开外的老军垦田有才,风风雨雨几十年,到退休时还是个班长。提起他,人们不呼其名,都叫他“老班长”。他虽然职务不高,但人品好,性格风趣随和;文化程度不高,可说起话来既幽默又充满哲理,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