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5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23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栾闯 《中国军转民》2023,(18):116-117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校范围内,通过网络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拓宽其影响力以及提高其实效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宣传引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答疑解惑功能、文化育人功能。拓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才能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更好地完成新时代高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22.
在疫情防控期间,提高高校的网络舆情治理水平,不仅对于尊重学生诉求、维护学校形象、更精准有效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创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对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和提高我省乃至全国高校的治理水平,促进高校治理的现代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采用社会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疫情防控期间陕西高校的网络舆情现状,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陕西高校网络舆情主要表现在校园管理、后勤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舆情应对、学生管理六个方面。分析后认为,产生舆情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治理理念落后、治理体制不健全、治理能力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师生媒介素养不高和媒体社会责任缺失。基于此,提出治理网络舆情,高校首先迫切需要增强依法治理、民主治理、协同治理的理念。其次,要完善舆情治理体系,形成职责明晰、协调配合的治理局面。再次,还要针对网络舆情的传播发展规律,不断提高舆情风险的监测、预判和处置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师生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并呼吁媒体加强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旨在为陕西高校提高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为克服传统权值主观性强、复合性差等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熵权的多站纯方位目标定位算法。算法系统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下的目标纯方位信息,给出了目标航迹参数与位置坐标模型,并运用均方误差进行了精度分析。仿真实验表明,本算法能有效地降低估计误差,提高多站融合精度。  相似文献   
24.
针对在飞机进行易损性评估的过程中,因为目标数据的不精确而进行的模型简化,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和贝叶斯网络提出了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飞机易损性评估方法。介绍了模糊理论和贝叶斯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飞机易损性评估流程,并建立了基于某型飞机的模糊贝叶斯网络易损性评估模型,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5.
火炮炮口振动数据准确预测后,可以对火炮随机振动误差进行补偿,对高机动条件下提高装备火控系统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机器学习方法的进步为提高数据预测精度提供了有效途径。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火炮炮口振动预测模型,通过定义阶段、预处理阶段、训练阶段、测试阶段和评价阶段5个阶段,对火炮炮口振动数据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深度置信网络对炮口振动数据预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提取更丰富的数据特征,相较于传统BP神经网络,可以达到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6.
作战网络的动态重构过程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从杀伤链的角度构建作战网络的动态重构过程,有利于提高作战网络的作战能力和抗毁伤能力。提出了基于杀伤链的动态重构作战网络抗毁性分析。描述了基于异质网络的作战网络模型和典型的杀伤链模型。从杀伤链角度给出了作战网络在节点失效过程中的动态重构策略,并提出了基于杀伤链的网络抗毁性指标。在方法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案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动态重构作战网络的抗毁性高于无重构的作战网络,动态重构过程提高了作战网络的抗毁性。动态重构作战网络在度优先攻击策略下的抗毁性明显低于随机攻击策略下的抗毁性。该方法对于作战网络在动态重构下的作战能力评估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28.
刘湘楠 《中国军转民》2023,(22):113-114
五育融合课堂实践是现代教育应对时代之变、关照教育主体、达成高阶教育目标的新举措。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各育内容,是走向五育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立足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语文的学科特性,探索出了几点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兼顾五育价值追求的教学策略:树立大单元备课理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行精妙的问题设计以及创设言语实践情境,通过这些优化策略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语文阅读教学与五育的深度融合,从而为实现新时代教育的终极育人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9.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是新时代的新课题。政党形象是政党长期以来实践的集中表现。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策略需要根据新媒体环境的传播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根基来自于百年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塑造好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提升中国共产党文化的传播效果,要发挥全媒体的媒介功效,抓住重大主题报道的现实机遇,并且以技术赋能国际传播,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国共产党担当、大气、智慧的形象。  相似文献   
30.
用一个新观点讨论了利用分布式传感器网络进行多目标跟踪中出现的信息融合问题。对航迹相容性和假设相容性的判别问题 ,从一个新的观点 ,即“无矛盾原则”出发 ,给出了完整的与前人不同的航迹和假设相容性的判别条件。同时对航迹的融合过程和假设的融合过程做了详细的分析 ,证实两个假设相融合得到多个全局假设是合情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