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34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规模空前,中外警卫对象云集,人数之多、活动之频前所未有,警卫工作的实施难度之高前所未有。警卫部门构建的现代指挥体系,确保了世博会警卫任务的圆满完成。警卫工作指挥体系的内涵和特征,建立现代指挥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识指挥体系的构成要素,构建和完善现代指挥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和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52.
全面落实财务公开,消除财务运行的“阴暗角落”,对于财务自身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全面落实财务公开,应在组织机构设立、把握公开内容和效益评估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3.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生成,是各种要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探讨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生成的基本过程,需要把握后勤保障能力生成的作用机理,把握后勤保障能力生成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54.
作战进程的仿真是作战计划生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作战力量点抽象和简化作战实体的方法,基于关键行动点的思想对作战进程仿真建模,由离散、静态的作战行动点,向连续、动态的作战行动转化,通过计算各个阶段作战效能值,“以静制动”,实现对作战计划任意阶段的计算机仿真评估.  相似文献   
55.
运动补偿是ISAR成像中的关键技术,通常包括包络对齐和相位补偿,而包络对齐是相位补偿的基础。现有包络对齐方法较多,在无法直观判断包络对齐效果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定量评估,以选择最优的对齐方法用于ISAR成像。提出基于距离单元方差的包络对齐评估方法:以对齐后各距离单元方差的加权和作为评估指标,对包络对齐结果直接进行评估。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
基于DEA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加大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力度的同时,首先应重视技术创新的绩效问题。文章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法(简称DEA)在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估中的应用思路,并结合我国数家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7.
两点源诱偏系统是应用有源干扰的方式,利用反辐射导弹(ARM)本身的缺陷来对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进行干扰,从而达到保护主战雷达目的的一种有源干扰系统。主要从反辐射导弹的基本原理和有源诱偏的概念入手,对两点源诱偏系统进行理论推导、数学建模、布站设想,后引入毁伤概率指标对各种布站方式进行分类、仿真,对每一种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再把各种分析结果加以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的布站方式。最后利用以上的分析结果,得出几点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8.
现代战争中为取得制空权使用侵彻子母弹对敌方的机场跑道进行攻击是一种有效的战术手段.如何有效地规划打击方案是指挥员所关心的问题.就此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研究使用侵彻子母弹对跑道打击的封锁概率和弹头有效率问题.还讨论了在使用卫星遥感影像检测跑道上弹坑存在误差条件下,对目标打击效果评估准确性的问题.并使用仿真方法,综合上述因素,对封锁跑道的多种战术技术组合条件做了实验,给出了定量的计算结果,为打击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将系统工程中解释结构模型法引入到武器装备效能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在可拓空间确定武器效能影响因素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求解系统可达矩阵,建立结构模型,构建多层递阶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ISM,分析了评价体系的内部层次结构及主次因素,掌握系统评价的神经支撑结构;并以机动性指标为例,确定了单指标的因素支撑影响图。系统效能ISM的建立,可为确定提高武器效能的突破点、研发(R&D)控制的立足点等方面进行系统解释,为科学建立评价体系、判定内部结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武器装备体系评价指标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武器装备体系研究成了复杂系统问题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对它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内容还处于争议状态.针对武器装备体系评价指标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建立装备体系评价指标系统的原则;根据原则给出了一个装备体系评价指标系统的框架,并对框架中各个指标的意义进行了说明.而要把这些指标综合起来,即将多指标转化成单指标的问题,就要用到系统效用分析方法,此方法在作者的其他文章中有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