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人脸部的骨头能传递“声音”,小伙伴都震惊了吧?广东某预备役团就有这样一种神奇的装备,在穿戴密闭防化服和防毒面具的情况下,防化兵借助这种外形似普通耳麦,但没有耳塞和麦克风,只有一个紧贴头部,接触面部颧骨的“触点”,即可实现说话不用张大嘴巴,听声不用通过外耳,就能实现轻松通信,沟通起来完全不受外界噪音干扰。这就是该团与某高科技企业联合研发的单兵全骨传导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92.
DS-CDMA是在扩频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多址接入方式,但在用户接入数量过载时难以保证高质量的通信性能。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图的DS-CDMA系统。该系统以低密度二分图的形式来描述扩频码片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使得参与通信的每个用户只在少量码片上进行非零位扩频调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用户间的相互干扰。借助图模型的相关理论,把适合于稀疏图的置信度传播算法应用于该系统,进行多用户检测,通过码片与用户之间的消息迭代来消除噪声和多址干扰带来的影响。结合计算机仿真,从不同的角度测试了系统的误码率等性能。理论分析与性能验证表明,稀疏图DS-CDMA在接入用户数量远远超过系统容量的情况下,依然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93.
针对高动态环境下载波信号会产生较大多普勒频移而导致跟踪环路失锁的问题,对其基带信号进行双向限幅以改进Costas环的鉴相特性。同时,采用叉积型鉴频器,通过频率牵引使捕获后的频差达到跟踪模块的工作范围,并根据对锁相环和锁频环的特性分析及其各自的优缺点,选择锁频环辅助锁相环的复合结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动态环境下(运动速度1 200 m/s)该跟踪环可以快速跟踪卫星信号,即时误差趋近于0,且当加速度达到40 g以上时,经过该复合环跟踪后的多普勒频移比传统锁相环减小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94.
通过仿真,在雷达信号极化方向与矩形点目标长边或短边平行的两种情况下,分析了矩形点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建立了地对空雷达干扰军事模型,以干扰暴露半径为主要指标进行了干扰效果估算,分析了雷达信号极化方向对干扰效果的影响,按照一般地对空雷达干扰作战要求,提出了干扰信号极化方向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95.
目标跟踪算法通常包含对参数杂波密度的测量,该杂波密度通常是不均匀的。目前的无参目标跟踪一般是先假设一个先验未知的杂波密度,假设它均匀分布在一个选好的门限内。这和一个包含强杂波密度、多扫描的目标跟踪算法的选通门限有很大的不同。基于此,提出了一个替代杂波密度估计的无参目标跟踪方法,该算法不假设该杂波在选择的门限内。而是建立在对已测杂波密度估计的基础上,重要的是该估计是在后验目标的轨道更新以前就被估计过,即它是针对杂波密度逆向测量的修正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强密度非均匀杂波环境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
自动跟踪控制技术是防空火控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也是未来无人化武器装备发展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两种自动跟踪控制策略,分别是:再生跟踪控制器和跟踪微分器。这两种控制器的设计思路均源于复合控制理论,介绍了复合控制、再生跟踪和跟踪微分器的基本原理,通过计算手段对两种自动跟踪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和比较,并给出了在Matlab/Simulink下的仿真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7.
在复杂战场环境下,传统的雷达系统很难检测到低空目标。针对低空目标信号微弱、背景杂波干扰强以及目标高机动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低空目标检测融合系统的结构与框架设计方法。该融合系统通过引入混合式结构,增加了系统的鲁棒性与抗摧毁能力。在融合系统的传感器管理与分配环节,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融合环节,联合检测、跟踪与识别环节,通过对各模块的性能评估和动态优化,实现低空目标融合检测与跟踪性能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98.
SAR雷达二维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可以在距离向和方位向同时形成假目标串,对SAR雷达具有良好的欺骗干扰效果,但该方法存在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共同缺陷。针对SAR雷达二维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卷积调制的SAR雷达二维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方法,即对二维间歇转发干扰信号进行距离向和方位向的二维卷积调制,通过选择参与卷积调制信号的形式,可以产生灵活可控的干扰效果,能够有效克服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的缺陷,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宽带ISAR雷达能够从目标回波中计算得出众多目标特征,对ISAR雷达的干扰信号必须高逼真地模拟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和运动特性。从弹头目标电磁散射机理出发,分析了干扰信号生成流程,提出二维成像干扰的实现方案。针对虚假目标特性模拟问题,提出基于一维距离像模板合成欺骗干扰信号的算法。算法采用距离像模板与实际宽带ISAR信号的卷积调制处理,生成的干扰信号能较好地反映目标的电磁特性。通过多个脉冲的模拟,生成的干扰信号也能够准确反映目标的运动特性。仿真实验对暗室测量数据和HRRP模板数据进行成像效果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对二维成像干扰机的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反辐射无人机采用前沿测向技术无法对抗闪烁诱偏这一难题,通过分析导引头对两点源测向原理入手,提出一种利用长短基线交错提取相位差解算雷达角度实现抗诱偏的方法。该方法提取导引头长基线与短基线接收到合成信号前沿与中部的相位差,通过解算可以确定雷达的方向,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描述了导引头区分诱饵干扰与多径干扰的过程,并分不同情况分析了导引头攻击时相位差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