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几种典型电子瞄具概况,提出了在65式双管37mm高射炮上加装一种新型全角量对针电子瞄具的设计思想,阐述了角量传感器加装方法、类型选择、及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2.
为了防止日本舰队溯江西上进攻南京,中国海军在江阴以大量沉船、石料在长江上构筑了一条固若金汤的阻塞线,日本舰艇无法越雷池半步,日军气急败坏之下派飞机对江阴要塞和中国海军舰艇进行轰炸。中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率“平海”、“宁海”、“逸仙”、“建康”等主力舰艇,在江阴阻塞线一侧严阵以待,与地面防空炮火配合,与日本海军飞机展开了中国海军抗战史上的第一次海空对战,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惨烈的海空对战。1937年8月16日,日本海军飞机开始分批向我海军各舰进行空袭,我“平海”、“宁海”、“逸仙”、“建康”四舰列阵用高射炮、  相似文献   
33.
罗伊斯行动     
美军对日本发起的首次轰炸行动并非杜立特对东京的空袭,而是时至今日人们仍知之甚少的——1942年3月,困守马尼拉湾科雷吉多岛的温盖特中将发出最后一批救援急电,告知粮弹告罄,伤员急需撤出,务请轰炸封锁孤岛的日军,以便岛上最后一批小艇能够趁隙脱逃。  相似文献   
34.
针对光电探测设备工作特点,依据水平轰炸瞄准原理,提出了基于测距法的轰炸光电瞄准算法。确定了瞄准诸元解算方法,并对算法进行了验证。验证中,确定了约束条件,解决了输入参数模拟问题,使瞄准过程直观可见。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稳定解算瞄准诸元,控制飞控、预告、投弹指令输出,对于轰炸光电瞄准系统的工程实现及性能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侵华日军对中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据不完全统计,此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飞机9000多架次,投弹1.15万枚以上。重庆有超过1万人死于轰炸,1万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地区掺遭破坏。日军的暴行给重庆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特别是防空部队的腐败,也加剧了重庆人民的灾难。  相似文献   
36.
《国防科技》2003,(5):17-19
据报道,美军在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中,3月26日美军用电磁脉冲弹轰炸伊拉克电视台。这种电磁脉冲弹是一种定向能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这种武器可借助于战斗机或无人驾驶飞机深入敌后去破坏敌人的重要战略设施,如指挥控制中心、国家广播电视台发射台和防空雷达系统。因此,高功率微波武器是重要的信息战的交战工具,这是在现代战场中的一种方兴未艾的高技术兵器,倍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7.
就某型光电头盔瞄准具扫描部件光学系统具体结构 ,分析研究了其头位测量中十棱镜反射面非共面定轴转动所致原理误差 ,导出了基线校正、测角校正两种校正公式。前者与原技术资料所给出的结果完全吻合 ,后者已成功应用在改型的光电头盔瞄准具中。  相似文献   
38.
国外瞄准具和显示器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头戴式和手持式显示器使飞行员、步兵和支援保障人员能获得海量信息.当前开发商正在寻求既能增强性能,又减轻重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各种方法.本文介绍了国外头盔式瞄准具和显示器及其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9.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在受袭之后,日本留在夏威夷水域的潜艇发现,美国人昼夜不停地赶工,尤其是美军在夜晚实施灯火管制的情况下仍旧加速维修和扩建工作。珍珠港是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核心基地,因此日本海军认为有必要对其实施再次打击。  相似文献   
40.
一声叹息     
近日观看电视连续剧《记忆之城》,一边看一边流泪,末了不由得一声叹息。这部力作讲述了重庆大轰炸背景下,一个忠勇之家在这场巨大的民族灾难中,三个儿子战死,女儿赴难,孙女、媳妇在轰炸中遇难,几乎满门灭亡的悲惨故事,令人义愤填膺,拍案而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