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虎门要塞,是处丁珠江口的一段狭长洋面,其两岸峰峦夹恃,险要处炮台密布,形如虎口,扼守号称中国南大门的珠江口,护守着南国重镇广州。明代以来,虎门历经修筑,形成了“金锁铜关”的军事要塞。近代以来,林则徐虎门硝烟的爱国壮举以及鸦片战争中的虎门血战,使得虎门要塞瞩目中外。1959年,谢觉哉先生参观虎门炮台时曾赋待一首,诗中以“一将当关门号虎,万夫起舞夜闻鸡”来形容虎门的险要。  相似文献   
72.
瑞士军事理论家若米尼在《战争艺术概论》中对军事情报和战略情报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强调要重视情报的价值,承认情报的不确实性;同时提出要建立健全的情报侦察体系,综合运用各种侦察方法获取情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军事情报思想。若米尼的军事情报思想虽有一定的局限性,却对西方军事情报理论的丰富和军事情报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影响深远。分析与研究若米尼的军事情报思想,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军事情报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严重的化学战威胁,国民党军开始创建化学兵。这一新兴兵种此后经历了初创奠基、发展壮大和衰败溃散3个发展阶段。作为抗战准备的组成部分,国民党军组建军政部学兵队,开始培养化学兵军官。全国抗战爆发后,化学兵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编制规模进一步扩展,组织结构更加健全,逐步发展壮大为一个战斗支援兵种,达到鼎盛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高歌猛进,国民党军全线崩溃,其化学兵也随之迅速败落。  相似文献   
74.
汪杰 《军事历史》2011,(5):16-2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方位社会转型。军事变革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起到决定性的先导作用,而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彻底妨碍了军事变革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75.
东方各国的近代军事体系都是师法当时的西方列强,而对于海军官制的称呼,虽然在引进的过程中各国也有着各自的历程,但是最终还是统一到了以三等九级为基础的套译法。在中国,海军军官的军阶与陆空军有着相同的称谓,虽然随着时代和组织的发展有所改变,但是基本上都是以三等九级为基础,也就是将、校、尉三等以及各自的上、中、少三级。而其他的东方国家,诸如日本、韩国以及越南等也大同小异。然而,从其历史渊源看,东方各国的近代军事体系都是师法当时的西方列强,而对于海军官制的称呼,虽然在引进的过程中各国也有着各自的历程,但是最终还是统一到了以三等九级为基础的套译法。因此,这种称呼与西方的原意还是有所出入的。这样,对于研究国外海军历史,这种套译可能会加剧某种混乱。因此,这里不妨寻本探源,对于西方海军军阶的发展历程,做一个简短的探寻。  相似文献   
76.
1993年8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74卷全部出齐,其中《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已于51989年7月和读者见面。这是一项近代中国最伟大的知识工程,是第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大百科全书。当时我在总政干部部百科编审室,有幸参加了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我军军事人物条目释文的编审工作。值此二十年之际,写了几篇编辑札记,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77.
作为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南北战争,因特殊历史地位而具有极高研究价值,有关装备、战术、军制、后勤等方面的中外著述汗牛充栋,却鲜见对军事测绘的研究。自近代以来,战争各方均无法回避基于科学技术的测绘保障,南北战争亦然。  相似文献   
78.
<正>晚淸产生的洋务运动是因"借法于外洋"而得名。从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清廷上下兴办"洋务"成为一时的热潮。无论是当朝的洋务派官僚,还是积极主张"西学东渐"的知识分子,他们积极倡导洋务的目标,都蕴涵着企盼借助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工商业,来实现满清封建王朝的"自强"。从这个层面上讲,洋务运动也是清政府于内忧外患形势下的一次自救运动。  相似文献   
79.
笔者在参加编撰《中国古典战略丛书》时,发现一个发人深思的历史现象:大致在16世纪之前,中国的军事理论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如,早在春秋时期,军事理论名著《孙子兵法》就已问世,到了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一批兵书,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此时就已成为较完整的体系;而西方在这一时期还没有一部像样的军事理论著作。一直到明代前期,中国的兵学理论在世界上仍是比较先进的。但进入16世纪之后,中国的军事理论逐步落后于西方,而且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被西方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西方,1512年马基雅维里的《论军事艺术》问世;1747年弗里德里希二世的…  相似文献   
80.
深圳市,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对它的过去却知之甚少。在深圳市东部大亚湾畔,至今仍屹立着一座古城———大鹏城。它是明、清两代广东省东部海防重镇,自明代开始管辖着现今深圳、香港以至惠阳部分地区的海防,在清代遏制鸦片走私及抵御英国殖民者侵略的斗争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是深圳、香港两地近代历史的见证者。一、大鹏城的建置大鹏城是明代抗倭防盗的产物,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奉命修筑东莞守御千户所城(今深圳市南头古城)和大鹏守御千户所城。这两座所城均隶属于南海卫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