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为确定JSQ-31型程控数字交换机备件的数量,采用元器件应力分析法对其可靠性进行预计,得到了该装备14种电路板及某一种配置的整机失效率;并编制成数据库和可执行程序,便于查询使用。  相似文献   
332.
本文在论述中、远程防空导弹迅速发展的因素之后,全面地介绍了欧洲诸国、以色列,特别是美国的中、远程防空导弹的发展情况井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33.
在分析现有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图形分析的舰空导弹射击效能评估方法。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不仅适用于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而且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类型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334.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作为新质跨域智能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强国开展军事技术竞争的前沿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目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制定的专项规划,从形成智能作战体系、改变战场攻防平衡及全面提高作战效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对未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次,针对其面临的环境复杂、资源受限和平台异构等约束条件,从分布式态势认知、适应性智能导航及异构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为应对智能化战争挑战,从技术瓶颈、平台建设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5.
战争即将进入智能化时代,无人装备将成为未来战场主角.地空无人平台协同应用是未来战场的必然趋势.基于未来战场复杂作战环境需求,针对地空无人平台协同作战应用进行研究.合理分析协同作战应用的必然性;从协同侦察感知、协同指挥控制、协同支援保障、协同防御警戒4个领域进行作战应用研究,并分析其技术基础及可行性;列出地空协同运用存在的难点并给出合理的意见建议,为陆军作战、编制及装备体系的论证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6.
孙健  雷鸣  朱惠民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8):177-179,185
针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能力考核需求,提出一种试验方法,基于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制导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对多种干扰环境下的武器系统抗干扰能力进行逐一检验,通过外场飞行试验进行典型工况下的验证,该方法实现了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成功概率的有效考核,还可以支撑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单一、复合干扰形式下的抗干扰能力指标的评估.  相似文献   
337.
稳健灵活的信息流转模式是近距空中支援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针对近距空中支援信息流转模式构建问题,建立基于超网络的作战信息流转"两层四网"模型.根据作战经验,分析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的主要作战力量及基本流程,抽象出相应的作战节点和信息关系,以此建立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信息流转超网络模型.针对超网络节点的超度分布、网络弹性等特性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当前近距空中支援超网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同时为下一步优化作战网络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38.
该团宋关牧政委解读"海空雄鹰"精神:"海空雄鹰"精神是老一辈雄鹰人在战火烽烟中用生命和鲜血凝铸而成的不朽丰碑。她于峥嵘岁月中诞生,在浴血奋战中成长,毛主席曾三次点将出征。她将"斗志旺盛、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国防部通令上的评价)融入自身血脉,从鸭绿江畔打到东海前哨,从高度表指零打到极限高度,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  相似文献   
339.
340.
新型驱护舰编队防空队形配置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根据新型驱护舰编队和现代防空作战的特点,从电子对抗、火力协同、指挥通信和区域掩护四个方面对编队防空队形配置进行研究,提出了编队防空队形配置的基本要求,建立了编队防空队形配置论证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认真分析得出了实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