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5,27(2):22-22
在瑞典的Vidsel靶场,MBDA导弹系统公司已经完成了新型海狼Block 2点防御导弹第一阶段的陆基开发试验。实弹试验后,该项目计划于2005年初进入第二阶段的舰上试验。 MBDA公司2000年2月得到这份3.78亿英镑的(合6.98亿美元)的研制生产合同,2005年中期应开始向英国皇家海军交付新的海狼Block2导弹。Block2本质上是一个重新设计的导弹,它保持外形、密接部和功能与现有的GWS25-3型和GWS26-1型系统兼容的同时,克服大量部件逐渐过时的问题。Block2制造概念还考虑到使用普通“ 标枪” 导弹和火箭助推器,以填补常规发射和垂直发射弹药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绿色浪潮在金水桥畔涌起,18辆数码林地迷彩涂装的新型轮式步战车隆隆驶来。  相似文献   
13.
正很少有一片疆域,像新疆这样,历经苦难与辉煌,金戈铁骑与万方乐奏相随,烽火连绵千年,但向往和平安宁富裕始终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梦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牵动着13亿中国人民的心。动人心弦的梦旋律,穿越时空,激荡中华大地。在祖国西北部,占陆地国土面积约六分之一的广阔疆域,2200万新疆各族儿女与梦想共鸣,270万兵团儿女奋进逐梦。中国梦在新疆的实现,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导航技术的发展,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已成为陆地导航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嵌入式工控机PC/104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开发特点;基于PC/104的系统设计思想,提出了以PC/104工控机为核心的陆地导航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各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以及软件设计流程。这种嵌入式计算机软硬件相辅相成的有机构成,能集中统一地完成各部件的控制与信号处理,使整个陆地导航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梁桂华 《当代海军》2006,(10):58-61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陆地面积9.92万平方千米,国土东、南、西三面环海,北面是一线(军事分界线)之隔的尚处于军事对峙状态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南面隔海与有着深厚历史和现实矛盾的日本相望,因此海洋对于韩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据统计,韩国对外贸易总量的99%要依赖海上运输,海洋更是韩国安全的重要屏障,自建国以来韩国就把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视为国家安全的守护神。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韩国海军  相似文献   
16.
17.
林卫 《军事史林》2007,(11):52-56
2006年早些时候,美国陆军向驻扎在华盛顿州刘易斯堡的“斯特赖克”第4快速作战旅第9步兵团第4营配备了“陆地勇士”。这种模块化步兵全方位装备系统可让士兵将数字通信技术应用到作战中。  相似文献   
18.
出于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考虑,日本经过多年经营,已建立了包含雷达监测站和地面监听站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陆基预警系统。而该系统的核心则是其引以为豪的陆基预警雷达。人们常把雷达比作“战争的眼睛”,而日本陆上的“眼睛”则是越瞪越大。发展动机很明确日本陆荩预警雷达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见证国际形势变化的历史。冷战期间,美苏争霸,作为美国的坚定盟友,日本自然成为美国在东亚对抗苏联的“马前卒”。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步兵在未来战场的综合能力,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推行"未来士兵"计划——即"士兵系统"。这些计划虽然形式不同、组成各异,但最初基本上都是依据美军士兵系统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设计的。因此,了解美军士兵系统的发展情况对于掌握士兵系统装备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世界上陆地边界最长、陆上邻国最多、边界问题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中国用60年的时间,改变了几千年来“有边无界”的状况,结束了几百年来的边界纷争。目前,除印度和不丹(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外,中国已与12个邻国确定了陆地边界,使这些过去的“动荡之源”变成了和平友好的“稳定之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