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以12相永磁推进实验样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结构特点及运行控制模式,建立了该电机的时步有限元仿真系统.采用有限元法对正弦波、方波、梯形泼电流波形下的永磁推进电机电磁转矩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了不同电流下的功角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电枢反应较强的12相永磁推进电机,在通常功角范围内通入正弦波电流可产生较大电磁转矩.  相似文献   
62.
为提高模糊度解算成功率和基线解精度,提出适用于北斗的相对定位随机模型建模策略,即混合随机建模策略。采用最小二乘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对北斗单差观测量方差进行估计。对处于不同高度的三轨道卫星观测量方差分别建模: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观测量方差采用载噪比模型建模,对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地球轨道卫星观测量方差均采用仰角模型建模。根据不同模型实时组建观测量的随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采用传统简化模型和单一的仰角或载噪比模型,混合随机模型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不同卫星观测量的随机噪声特性,模糊度解算成功率和相对定位精度均有提高,总体性能最优,因而能更好地适用于北斗系统。  相似文献   
63.
基于某型平衡炮的弹道试验,研究了不平衡冲量对无后坐力身管武器系统的影响。建立了实体模型并装配平衡体和弹丸,利用有限元分析了阻力曲线并代入编写好的内弹道程序,计算出弹丸与平衡体的运动曲线,将其作为位移荷载导入有限元中,进行了内弹道的有限元分析,进而分析了内弹道过程中的不平衡冲量。根据结果对弹丸、平衡块行程和平衡体质量进行调整,得出不平衡量基本趋于零的结构参数,为无后坐力身管武器的相关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4.
65.
根据水面舰艇对海导弹攻击中作战指挥的需要,提出了基于排队论中随机服务理论的反舰导弹突防概率解算模型.综合研究了目标舰艇编队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抗击帮助条件下,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计算问题,并且结合想定装备参数进行了算例分析.为指挥员实施导弹攻击提供辅助决策和量化支持.  相似文献   
66.
该文着重对钢板夹芯砼组合板单元类型的选择与结构离散化方法、材料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砼裂缝的有取元模拟及受拉硬化的考虑以及有限元非线性方法的选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构思。  相似文献   
67.
作者在文^「1」中曾给出了矩形水坝渗流问题的变化不等式模式及有限元解,本文中,作者以一般形状水坝和抽水井为例,进一步研究了二维稳态渗流和非稳态渗流问题的变分不等式模式及其有限元解法。结果表明,对于这两类具有自由边界的渗流问题。这种方法同样能避免传统的自由边界的迭代过程,为简单而快速地进行数值分析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68.
复合材料结构传热分析的新的高阶热层合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新的高阶热层合理论及相应的有限元模型.新的高阶热层合理论比作者最初提出的一阶热层合理论[1]前进了一大步,它有效克服了一阶热层合理论中存在的计算缺陷.大量数值算例表明了高阶热层合理论的精确有效性.算例还对铺设角和纵厚比对层合板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利用有限元理论对80mm口径的对称螺杆流量计转子的热变形进行了综合分析.整个计算程序分为平衡和非平衡两套系统.通过计算转子的热变形,推导出热变形对转子泄漏和运转等方面的影响.最后得出对生产有指导意义的具体数值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0.
使用空气炮模拟火炮发射时的高过载环境对弹载测试仪进行测试时,弹丸撞击靶板会产生尖峰脉冲对测试仪造成严重的损伤,为提高测试仪的存活性,展开对缓冲靶板层叠方式(不同材质的靶板相互叠加的叠层结构)的研究。通过撞击动力学理论描述弹丸对靶板的压缩和侵彻行为,并结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出靶板参数和传递到靶板上的冲量的关系。使用ANSYS/LS-DYNA建立弹丸正侵彻靶板模型,弹丸速度为200 m/s、质量为5.5 kg,仿真结果表明:3层总厚度450 mm的泡沫铝+泡沫铝+橡胶组合方式能有效消除尖峰脉冲并缩短弹丸对靶板的作用时间,加速度均值约为7 000g,脉宽为2.8 ms。受条件限制,空气炮试验采用弹丸质量为5.5 kg、速度为150 m/s,并将缓冲靶板的单层厚度减小到100 mm,结果表明:在泡沫铝+泡沫铝+橡胶组合方式下,弹丸结构和测试仪功能完好,加速度均值约为27 000g,脉宽为0.55 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