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山东省招远市,不仅是被誉为“中国金都”的一片黄金沃土,更是一个爱军兴武的革命老区,多次被评为“双拥模范城”。山东某预备役团第一政委、招远市市委书记徐少宁在致力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投身预备役团建设.潜心探索预备役团建设的特点规律,为团队建设发展出思路.解难题、办实事,谱写了一曲曲爱军兴武的壮歌。他担任团第一政委以来,该团先后荣获“全军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先进团级党委”、“先进预备役旅团”等荣誉。金秋时节,笔者来到该团采访,徐少宁抓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三观”思路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2.
胡主席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目前能否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落实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关键就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如何管理所属部队去贯彻执行之.总结军队目前乃至以往的管理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必须突破传统管理存在的非闭合性模式,在管理形成闭合回路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如同胡主席指出的:"世界新军事变革不仅是一场军事技术和军队组织体制的革命,也是一场军事管理的革命.  相似文献   
33.
本文在阐述新军事变革与军事管理革命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军事管理革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34.
文章阐述了电子军务的内涵及其体系结构,并提出了电子军务建设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5.
坐落在松花江畔的吉林市昌邑区,是个传统工业相对集中的老工业城区。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如今的昌邑区正昂首阔步迈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振兴经济的同时.该区的武装工作也得到健康发展。每当提起这些,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人,他就是谱写这一和谐乐章的区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佟文君。  相似文献   
36.
位于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靖宇县.是杨靖宇将军殉国的地方.也是革命老区。在这片用英雄鲜血浸染的热土上,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裘会文在带领全县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传承老区人民的爱国拥军情怀,忠实履行党管武装职责,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推动武装工作落实.实现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人武部多次被省军区、军分区评为先进入武部。  相似文献   
37.
鸭绿江畔鱼水情深,在丹东这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悠久拥军传统的土地上.心系部队情牵国防的“合唱”时时唱响。而这一曲曲和谐共建之歌的指挥与领唱者,便是丹东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朱绍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8.
陆振欧 《兵团建设》2007,(10):53-53
"军大"的前身是"抗大"、"红大"。它继承和发扬了"抗大"、"红大"的光荣革命传统,成为培养造就人民军队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39.
赵益 《政工学刊》2017,(6):26-27
习主席强调,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在改革强军的伟大实践中,让生命线焕发新的生命力,是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去年舰队后勤部接收了一批联勤转隶单位,确保转隶单位尽快融入海军,政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生命线作用,为部队建设提供坚强保证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0.
基础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家校合作使家庭与社会参与到学校教育成为现实.目前,我国家校合作的方式越来越多,传统家校合作方式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化的家校合作方式也被广泛地应用,我国的家校合作方式正从传统走向现代.通过对传统家校合作方式与现代家校合作方式优点与不足的分析,研究者提出三种将传统与现代家校合作方式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