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基于多Agent的网络化舰空导弹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艇编队反导防御作战的复杂性,采用网络中心战的作战概念,分析了网络化的舰空导弹系统作战资源共享的优势.以集成火控系统(Integrated Fire Control System)的构建原理为例,描述了网络化舰空导弹系统的网格结构和特点,基于多Agent协同原理,提出了网络化的舰空导弹系统两层"混合式"协同体系结构,并对该结构的协同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62.
通过对舰艇编队防空电子对抗战法的决策过程和战法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和描述,探讨了适合解决舰艇编队防空电子对抗战法评价问题的层次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463.
重要经济目标是信息化战争首选的打击对象,这类目标绝大多数位于地面以上,特点突出、规模庞大、难以保密、易损性强,一旦遭受破坏后果将损失惨重,而依靠建造硬壳抵御弹药毁伤的传统防护工程对其难有大的作为。本文从新形势下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陷于困局的实际出发,系统分析和梳理了传统防护工程和防护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的固有薄弱特征,提出矢量防护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为重要经济设施和预警设施、新型作战装备等位于地面的易损性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矢量防护工程通过改变弹药的运动方向,避免弹药与目标交汇,将防护工程由“拳击式”硬顶变为“太极式”破解,为未来我国重要经济目标提供了新质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464.
建立作战系统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组织,必须首先建立由作战系统实际组元到Agent的映射。围绕作战系统MAS的建立,在提出由作战系统实际组元到Agent的映射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作战系统领域概念视图、作战行动域及其各层次概念、实际组元逻辑关系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实现基于多Agent的作战系统建模与仿真奠定基础。在基于多Agent的信息化战场多传感器仿真演示系统中,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5.
为把握心理战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基于文献计量与科学知识图谱技术,对CNKI与WoS收录的心理战领域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绘制文献的时间分布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关键词突变图谱。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心理战领域研究的科研合作、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进行了探索与对比,并提出应制定完善的心理战条令,建立专门的心理战职能部门,加强心理战人才培养及提高部队官兵的心理素质等几项措施、建议,期望为国内心理战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66.
针对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的特点,在充分吸收目标中心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目标中心战的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构想,论证了目标中心战应用于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的可行性,并对其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着重对目标中心战理论中的“侦-控-打-评”作战过程进行适应性改造,提出了基于目标中心战的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的主要环节,包括态势评估,目标选择与分配,航路规划,协同打击和效能评估等。  相似文献   
467.
虚拟现实 (VirtualReality ,简称VR)技术是当今世界前沿科学之一 ,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研究领域。国外经济发达国家一直将其列为国防高科技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 ,迄今已成为开发研制、生产大型而复杂的防空武器系统的重要工具。扼要介绍其在防空武器系统研制、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68.
工作环境对发动机本体热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发动机工作环境对发动机本体热负荷的影响,以某型发动机为对象,采用缸内燃烧与冷却系统传热耦合计算方法,建立了温度和大气压力对发动机本体部件热负荷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发动机热平衡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最大误差为9.1%,实车试验验证模型最大误差为6.2%。计算表明:发动机出口冷却水温度随环境温度和海拔升高而升高;环境温度46℃时的缸内活塞最高温度比-43℃时升高了15.4%,汽缸套最高温度升高15.5%;海拔高度每升高1 km,活塞最高温度升高1.04%,汽缸套温度升高0.95%。  相似文献   
469.
超短波通信是军事通信中广泛应用的通信方式,如何根据应用需要建立适合的网络与通信模型是作战建模与仿真中经常遇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当前超短波通信建模研究的现状,在详细探讨建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超短波电台网网络模型,给出了有效通信距离简化模型,以及考虑战场电磁环境和地理环境的通信链路质量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作战模拟中超短波通信效果对于作战效能影响分析的问题,简化了模型设计,提高了模型应用性,也为短波、微波、卫星等其他类型网络模型设计提供了参考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470.
分析了高原环境低空气密度对弹丸动态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弹道坐标系中的力方程组和非滚转弹体坐标系中的力矩方程组,并通过线性化方法得到弹丸角运动的状态空间模型。列出了角运动状态矩阵的四个特征根,并利用复数平方根计算方法得到特征根实部的表达式。提出弹丸动态稳定性稳定因子的新定义,并证明新的动态稳定条件与传统的动态稳定条件是一致的。讨论了低空气密度对尾翼稳定弹和旋转稳定弹动态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说明弹丸在高原条件和平原条件下的动态稳定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