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相关干扰是目前研究的对抗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比较有效的干扰样式,文中主要针对相关干扰对JTIDS接收机的干扰效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建立了AGWN信道中相关干扰下JTIDS接收机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接收机输出误比特率公式,并通过仿真和分析,得到了不同信噪比条件下接收机的最佳检测门限值以及误比特率与干信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研究了干扰频偏对干扰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关干扰对JTIDS接收机有着良好的干扰效果,并且对干扰频偏敏感。  相似文献   
102.
为提高差分混沌键控的传输效率及其在衰落信道下的传输性能,提出了多载波混沌键控及类差分混沌键控检测方法,发射端每隔M个OFDM符号间隔插入由混沌参考信号构成的"导频",在此间隔内其他M-1个OFDM符号即以此混沌参考信号生成的混沌键控信号,接收端提取"导频"并将之与其他OFDM符号进行相关积分,恢复出M-1比特信息。进一步给出了MIMO多径衰落信道下的多载波混沌键控分集发射与接收方法,发射端采用不同混沌信号以获得一定的发射分集增益,接收端不需要任何信道先验信息,对各天线的相关积分输出进行等增益合并,可获得空间分集增益和频域分集增益。性能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在"导频"插入间隔大于2的情况下,多载波混沌键控的功率效率大于差分混沌键控,且传输性能优于差分混沌键控。  相似文献   
103.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firms' optimal qua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rategies in a supply chain, wherein the supplier may encroach into the retail channel to sell products directly to end consumers. We consider two disclosure formats, namely, retailer disclosure (R-C) and supplier disclosure (S-C), and examine the optimal disclosure format from each firm's perspective. We show that either firm prefers to delegate the disclosure option to its partner when the supplier cannot encroach. However, the threat of supplier encroachment dramatically alters the firm's preference of disclosure. The supplier may prefer the S-C format to the R-C format when the entry cost is low and the disclosure cost is high to achieve a higher quality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Meanwhile, the retailer may prefer the R-C format to the S-C format when the entry cost is intermediate to deter the possible encroachment of the supplier. In this sense, the firms' preferences of disclosure format can be aligned due to the threat of supplier encroachment. The consumer surplus is always higher under the S-C format while either disclosure format can lead to a higher social welfare. We also consider an alternative scenario under which the supplier encroaches after the product quality information is disclosed. An interesting observation appears that the supplier may encroach when the product quality is low but foregoes encroachment when the product quality gets higher.  相似文献   
104.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系统利用空间分集技术,能够在不同视角接收目标回波信号,与传统单基雷达系统相比,可以提取更丰富的目标特征信息,因而大大提高了雷达的目标运动参数估计精度。基于MIMO雷达系统,详细推导了正交频分线性调频信号体制下目标部件旋转引入的微多普勒效应,通过取多组观测数据的数学期望对旋转半径进行了参数估计,最后的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得到的旋转半径估值与真实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05.
烟气毒害是阻碍人员疏散和实施救援行动、致使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提高防排烟系统的实际效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分析了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的重要性,并以竖向疏散通道防排烟系统设置为例,介绍了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06.
针对MIMO雷达非均匀布阵引起的高旁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的任意形状旁瓣设计算法.算法通过在旁瓣区域附加多个二次不等式约束,从而有效抑制干扰、保持期望方向天线增益的同时,获得了期望的、可以任意控制的旁瓣波束响应.通过将优化模型转化为凸二阶锥规划问题,利用内点法可以得到有效求解.仿真试验表明:算法能够获得任意形状期望旁瓣波束设计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波束形成器的输出信干燥比.最后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7.
考虑了时分双工MIMO放大转发中继系统中下行链路基站预编码器、中继预编码器与用户均衡器的联合设计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信道估计误差以及信道互易延迟会显著恶化基于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SI)的联合设计性能。从估计误差的分布和互易延迟的时间相关特性出发,建立了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的联合"估计误差-互易延迟"信道模型。基于该模型,针对第一跳传输设计了信道奇异值分解的基站预编码方案,避免了第二跳CSI的反馈开销,然后将给定中继总发送功率约束下最小化用户和均方误差(SMSE)的中继预编码器和用户均衡器进行联合优化,并利用KKT(Karush-Kuhn-Tucker)条件给出了该优化问题的闭合解。数值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以液体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技术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Z-type型并联通道流量分配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通道数、通道截面形状及入口汇流结构对流量分配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却通道总流通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再生冷却系统通道数的增加,流量分配不均匀度系数从2.59%降低至0.5%,相同流通面积下增加通道数可以有效提高流量分配的均匀程度。通道截面形状对流量分配不均匀度系数影响不大,其影响主要表现在通道内部流体速度分布及换热面积上。从换热效果看,梯形截面构型要优于矩形构型。入口汇流结构倾斜角有利于流量的均匀性分布。该研究对于再生冷却通道结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在贝叶斯原理的框架下,依据放大转发中继联合信道等价于两段瑞利信道相叠加的特征,将其概率密度分布这一先验知识与接收端的训练序列相结合,得到了最小均方和最大后验两种估计方法。由于两种方法的准确贝叶斯CRB难以求解获得闭合表达式,从最大熵原理出发,结合复高斯分布性质,推导了MLE准则下的CRB相对应的近似贝叶斯CRB,以衡量不同方法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有的MLE方法,最大后验估计方法在低信噪比下性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10.
雷达接收机信道对于信号检测是最佳系统,当用其传输遥测信号时,由于信道噪声的影响,使遥测信号码间距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遥测信息传输精度。全面分析了雷达信道对遥测信号的影响程度,为消除其影响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