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是高校管理体系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校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由美国的彼得·圣吉提出的管理学上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为高校学籍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改变原有模式隔阂、简单强调个人竞争和僵化的弊端,建立注重沟通、团体进步与合作以及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2.
Agent的多传感器管理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以其智能性和交互协作等优点在分布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火控系统组网就是通过把分立的火控系统通过某种网络结构连接起来,以提高火控系统的整体性能,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系统.以火控系统组网为背景,将Agent技术应用于组网系统中的多传感器管理,并采用了基于角色的任务分解思想.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传感器管理结构模型,分析了各个组件Agent的功能.  相似文献   
23.
建立了多无人机协同侦察任务规划模型,在考虑侦察时间间隔约束和目标载荷需求基础上,给出了位于不同基地的无人机优化部署和调度策略,并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优化搜索仿真算法,利用Matlab实现了无人机优化配置和任务规划模型,得出了无人机优化配置和任务规划方案,最后分析了模型算法存在的某些不足,提出了模型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4.
军事物流服务商甄选研究是新军事变革下供应商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有效完成后勤保障任务、顺利实施作战行动的重要保证。基于此,本文从供应商关系理论和发展、物流服务商指标体系选择以及结合其他方法对物流服务商甄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概述,对整个军事物流服务商的选择过程加以研究,将其科学客观地运用于军事物流服务商选择的实际操作中,对于加强军事物流服务商需求管理、提高选择质效以及优化工作流程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提出展望,针对性地提出了军事物流服务商初步准入标准以及后续复选的方法,为军事物流服务商选择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建立作战系统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组织,必须首先建立由作战系统实际组元到Agent的映射。围绕作战系统MAS的建立,在提出由作战系统实际组元到Agent的映射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作战系统领域概念视图、作战行动域及其各层次概念、实际组元逻辑关系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实现基于多Agent的作战系统建模与仿真奠定基础。在基于多Agent的信息化战场多传感器仿真演示系统中,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提供了发展的良好机遇.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教育产业将进一步介入国内教育市场,在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等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将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支持中外合作办学,鼓励教育投资多元化,努力开辟国际教育市场,尽快完善教育法规,主动迎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  相似文献   
27.
针对部队装备保障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多Agent仿真的方法,基于Kraljic模型将装甲装备器材分为重要器材、关键器材、一般器材和稀缺器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装备保障体系供应保障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系统中器材仓库的外部接口和内部器材请领流程,并以某集团军各级器材仓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实例分析。实践证明,采用多Agent仿真的方法研究装备保障体系供应保障活动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宏观把握部队装备保障的运行规律,提高部队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8.
Norway, Sweden and Finland have proclaimed a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militarily in a future crisis or conflict despite their diverging alliance affiliation. 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ir ability to do so through various elements affecting their interoperability, with Arctic Challenge, a multinational military exercise, as an empirical basis. The analysis finds that the NATO/non-NATO-divide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trilateral defence cooperation, especially on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aspects related to command and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Finland and Sweden have become largely NATO-standardized through their active partnership with the Alliance. This has affected interoperability aspects, such as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technical solutions, in a positive manner. Through agreements with the Alliance, as well as domestic legal changes, the two NATO-partners have facilitated receiving military assistance from Norway and other NATO-members during a crisis. Other agreements between the Nordic countries, however, have been limited to peace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