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8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复杂形状薄壁零件加工的综合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分析了加工时零件表面热量场和加工参数、余量场之间的关系;利用数字扫描及滤波的方法建立起复杂形面零件的数学模型;以此为基础,在加工过程中,对零件的几何质量和表面层质量进行了综合控制。研究表明,该方法是提高飞行器发动机中高负载复杂形状薄壁零件可靠性和寿命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62.
内燃机台架试验测定功率的方法对维修和使用人员所关心的现场测试十分不便,通过分析内燃机在无负荷自由加速过程中的瞬时角加速度值,提出了内燃机功率的现场测试原理,并给出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63.
本文结合汽车空调系统的装修实践,以热舒适条件为评判标准,根据空调制冷系统的性能计算和车箱热载荷计算,提出了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选用依据及其优化分布的若干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4.
结合非线性优化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易于实现、收敛速度比较快的多层神经网络共轭梯度反传算法。液体火箭发动机参数辨识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传统的数学方法必须基于发动机已知模型,使得其参数辨识受到极大的限制。文中基于神经网络共轭梯度反传算法进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系统辨识,结合变推力发动机热试车动态数据,得到了满意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5.
INTELLIGENTDECISIONALGORITHMFORFAULTDETECTIONANDITSAPPLICATIONWuJianjun;ZhangYulin;ChenQizhi(DepartmentofAerospaceTechnology,...  相似文献   
66.
基于传统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次优渐消因子的EKF用于非线性时变随机动态系统状态与参数的联合估计。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算法的仿真研究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联合估计器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实时性和动态跟踪能力。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联合估计器应用于实际系统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7.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高频不稳定燃烧现象进行了数值仿真。气相方程用欧拉坐标系下的Navier-Stokes方程组描述,液相控制方程用Lagrangian坐标系下进行描述,湍流模型采用高雷诺数的k-ε双方程模型。在燃烧室内加入正弦形脉冲扰动评定燃烧稳定性。引用Rayleigh热释放声放大机理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的扰动系数和液滴初始直径描出了燃烧稳定性极限图  相似文献   
68.
针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流建模要求,构建了对象有色Petri网(Object-Oriented Colored Petri Net,OCPN)模型,给出该模型的形式化定义。结合装备使用过程综合保障工作,建立基于OCPN的工作流模型。根据工作流的执行过程,进行了工作流引擎体系结构以及相关类的设计,为工作流模型的计算机化以及工作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以舰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机低负荷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以及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TBD620柴油机进行缸内示功图实机测试和放热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主辅双进气道系统是解决舰用大功率柴油机低负荷性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一种模糊控制方法 ,并用于分级燃烧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变工况过程的反馈控制。仿真研究表明 :在抑制参数抖振方面 ,模糊控制优于一般的变结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