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通过军校心理学教员队伍现状、心理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与访谈,统计了5个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军校心理教育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军校心理教育提出了3点建议,并就抓好心理教育工作提出了4项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2.
在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最突出的改革形式.文章主要针对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3.
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继续教育可使图书馆员增加知识储备 ,提高业务素质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以便更迅速、准确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主要介绍电路中的串联谐振的利弊、串联谐振曲线的测试以及串联谐振曲线与品质因数的关系、品质因数与选择性及灵敏性的关系并研究实验测试电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是重点 ,深化教育改革是核心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 ,理论联系实际是途径。实施创新教育的任务 ,要靠全社会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以积极的态度去努力探索和实践 ,走出一条创新教育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6.
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因材施教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根本措施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07.
针对高速机动目标拦截场景,研究末制导段捕获区存在条件及微分对策导引律问题。建立弹目相对运动模型并引入控制动力学模型,采用终端投影方法对相对运动模型进行降阶处理;基于微分对策理论推导一种解析形式捕获区,并具体到直/气复合控制导弹对机动目标的拦截中,该捕获区的存在能够保证对任意机动目标进行准确捕获;重新选取性能指标,将目标与直/气复合控制导弹在末端带有碰撞角约束的制导问题转化为零和微分对策问题,并求解出弹目最优拦截策略。仿真分析了几种情形下直/气复合控制导弹对目标实施拦截的捕获区存在域,导引律仿真结果表明微分对策导引律在对高速机动目标进行拦截时具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08.
BTT导弹的新型三维非线性寻的制导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导弹与目标的三维相对运动模型,分析了目前寻的制导律的一些局限性,提出了新型非线性寻的制导律。在更复杂的交战环境中,将此制导律用于高性能的BTT导弹,可望提高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109.
大型飞行器制导与姿态控制联合仿真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机动发射的大型飞行器的特点 ,提出了建立大姿态情况下全量、全干扰、非线性、时变的制导与姿态控制联合仿真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以某型号固体发动机、机动发射的飞行器为背景 ,在综合考虑了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和飞行器质心运动、绕质心运动、变质量特性、弹性振动特性、风干扰等因素的情况下 ,建立了飞行器的联合仿真数学模型。进而在面向对象仿真环境下 ,建立了直观、形象、易理想、易扩充的面向对象的飞行器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联合仿真模型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0.
论述了“病态信息”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初步定义 ,讨论了病态信息的危害 ,阐述了病态信息研究的目的意义 ,阐明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主要观点及其对病态信息的控制产生的影响 ,提出了病态信息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的框架体系结构 ,最后综述病态信息研究的主要进展情况、主要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