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针对中近程反导的具体要求,分析了典型的驱护编队反导模式下编群队形特点,研究了指挥舰与护卫舰的队形关联性,探讨了基于信息化作战模式的抗饱和攻击能力,建立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最保守与最乐观情况下的抗饱和攻击模型,得到舰艇编队协同防空的系统效能,对驱护编队防空反导指挥决策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建立了充分考虑液压装置动力学特性的车辆半侧非线性主动悬挂模型,并提出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与非线性逐步后退法相结合的内外环控制方案。首先根据目标需求在外环设计二次型指标下的最优控制器;然后在内环利用逐步后退法处理因液压装置引入的非线性项。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设计方案的主动悬挂可以获得比被动悬挂优越的车辆性能。  相似文献   
23.
基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舵机故障诊断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舵机的卡死、松浮和输出偏差等故障采用基于模型的方法检测.故障诊断分两步进行,首先采用等价空间法来检测是否发生故障,在检测到故障的基础上引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故障的性质和程度进行估计,并给出了根据舵机输入输出特性选取估计参数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故障诊断算法的实时性、准确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分别利用胶子半经典饱和与量子饱和机制,研究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净余质子产生截面的大横动量现象。通过贝塞尔函数多项式近似与辛普森求积法的结合应用,解决了对贝塞尔函数的二重高振荡积分问题。计算发现:量子饱和机制的计算结果能很好地解释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最新实验现象,从而证实了高能重离子碰撞中胶子量子饱和机制的存在。  相似文献   
25.
本文采用非线性动态数据系统(NLDDS)建模方法和非线性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对具有迟滞非线性特性的压电陶瓷微进给执行器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建模、预报与控制,并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该类系统的建模与控制进行仿真。结果证明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
通过确定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饱和攻击能力的重要效能指标,分析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服务每枚来袭目标的过程,建立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服务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MonteCarlo法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饱和攻击能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真实地反映目标流强度对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服务目标数、杀伤目标数和消耗弹药数的影响,可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运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7.
研究一类具有接种和饱和发生率的SIR-SVS传染病模型.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当基本再生数〈1时,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基本再生数〉1时,给出了地方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8.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平均参与碰撞核子数,通过傅里叶变换从饱和模型中抽取了未积分胶子分布函数解析式,研究了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 RHIC)能量下金一金碰撞中不同碰撞参数区间的重子阻止现象。计算发现:理论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BRHAMS合作组实验现象。在此基础上,对正在运行的欧洲大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能量下铅一铅碰撞中大快度区域重子阻止现象作出了理论预言。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海龟前肢运动特点的分析和研究,对扑翼进行受力分析,充分利用惯性与流体力的作用,基于Unigraphics软件,实现前肢扑翼驱动机构的虚拟样机设计,简述此机构的周期运动过程,通过计算与仿真得出其粗略的推进力曲线及驱动电机参数,验证了机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0.
磁致伸缩作动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超磁致伸缩材料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微位移作动器.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作动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到均匀的偏置磁场和激励磁场;设计了预压力加载结构和强制冷却结构.对该作动器的动、静态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作动器基本上工作在线性区域内,其位移伸缩量大,低频动态性能较好,高频谐波分量影响较小,相位延迟较小,同时也证明了对作动器的磁场分析和结构优化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