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覆土油罐储油是世界各国石油战略储备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提高其抗震性能是构建覆土油罐的重要内容。针对覆土油罐罐室与护体结构的特点,在前人对地下结构抗震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围墙与周围回填土层的简化动力模型,运用相互作用法,给出围墙与周围回填土层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方程,借助Matlab数值分析软件,讨论了结构频率比、刚度比、阻尼比、阻尼率比、质量比对结构位移放大系数的影响,分析所得结论对覆土油罐的构筑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火控系统射击模型仿真是坦克分布式交互仿真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仿真结果的可信度。通过分析实车火控系统数学模型,在简化了外弹道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仿真实现,建立了射击诸元解算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93.
对新型主战坦克火力系统的使用和发展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军现装备的主战坦克,并与国外主战坦克进行了比较,对我国新型主战坦克火力系统的使用提出了武器操作简便、工作环境舒适、炮弹燃料隔仓、高射机枪潜瞄、发射弹数记录自动、目标跟踪自动、弹着偏差测量自动、武器维修方便等要求,并从有效射程、炮弹威力、射击反应时间和全天候作战能力等方面对新型主战坦克火力系统的发展提出了需求。  相似文献   
94.
坦克火控系统处理射表的两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表的处理速度是火控系统的关键,提高射表的处理速度能够缩短整个系统的反应时间。本文对此提出了两种算法,并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5.
针对现役坦克火控系统弹道解算广泛采用的逼近法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改进后的弹道微分方程直接数值解算算法,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该算法的硬件实现环境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以DSP技术为基础的改进弹道微分方程解算算法解决了逼近法的不足。解算速度快,精度高。这说明该算法在坦克火控系统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6.
提出一种光电二级稳定粗、精控制通道融合新方案,并与现有粗、精控制通道相互独立二级稳定方案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粗、精控制融合方案无论在成本、体积、性能和精度上,都优于现有二级稳定方案。新方案的可行性已通过原理样机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7.
坦克稳像火控系统射击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射击准备和射弹散布两个方面,对坦克稳像火控系统射击误差进行了较全面地分析,提出了射击误差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坦克使用稳像火控系统射击时的首发命中概率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98.
对两栖突击作战系统通过障碍区的行动进行仿真分析,考察通路的数量、通路的宽度、蓝军火力威胁等因素对其生存能力的影响,进而提出提高两栖突击作战系统生存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
某型坦克炮控检测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检测技术出发,介绍了某型坦克炮控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原理。该系统以智能化检测手段,分级别实现了对该型坦克炮控系统相应小修、中修的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100.
两栖作战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两栖作战对抗系统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多Agent建模方法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在掌握装备性能参数基础上,以具体作战环境和一定兵力编成为背景进行作战模拟,能够反映武器系统的诸属性在作战全过程的体现和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作战效能的差别,可为两栖装甲装备研制、作战使用及战术训练、战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