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21.
初级运动检测器在检测自然图像的运动速度时存在不足,在运动检测器前增加时域和空域滤波器可以改善图像运动速度的估计.详细分析了时空滤波器对运动检测器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设计滤波器可以有效提高速度估计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减小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222.
基于Tepfers受均匀内压力作用的厚壁圆筒力学模型和混凝土材料的软化性能,视芳纶纤维增强塑料筋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同时考虑了芳纶纤维增强塑料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和机械咬合力,建立了芳纶纤维增强塑料筋与混凝土之间劈裂粘结应力的计算方法,其理论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23.
《防务技术》2019,15(3):409-418
A three-stage theoretical model is presented herein to predict the perforation of a thick metallic plate struck normally by a long rod at high velocities. The model is suggested on the basis of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erforation of a thick metallic plate by a long r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1) initial penetration; (2) plug formation and (3) plug slipping and separation. Various analytical equations are derived which can be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ballistic limit, residual velocity and residual length of the long ro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esent model predictio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perforation of finite steel targets struck normally by steel as well as tungsten alloy long rods at high velocities. It i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dynamic maximum shear stress of a plate material has strong effect on plug formation and plug thickness which, in turn, exerts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residual velocities and lengths of a long rod at impact velocities just above the ballistic limit.  相似文献   
224.
激光辐射方位的确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确定来袭激光束方位的成像技术、时间延迟技术和屏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分析了3种技术的优缺点;探讨了来袭激光方位确定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5.
介绍了用于舰船蒸汽动力装置热线图优化的可视化程序设计与研究.阐述了软件的主要功能、开发环境、数据库设计以及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途径.程序能通过调整各种设计参数来得到良好的热线图.  相似文献   
226.
探讨实现激光波束合成的新方法,分析体布拉格光栅作为激光波束引导器的可行性,基于Kogelnik耦合波理论,着重讨论了影响体布拉格光栅衍射效率的波长选择性和角度选择性因素。实验上给出布拉格光栅的具体制作过程,利用透射式体布拉格光栅完成了2束不同波长的激光并束、2束同种波长的激光并束实验,验证了利用布拉格光栅进行并束的可行性。为了实际中应用的方便,提出在晶体内部利用90°配置设计特定角度的布拉格光栅,让激光垂直照射晶体表面,即可满足布拉格角度入射,改良并束光路,简化理论计算,提高并束效率。  相似文献   
227.
脱壳弹的弹托分离过程对弹体的飞行稳定性和打击效能具有显著的影响。针对脱壳弹出膛后弹托相对弹体的六自由度运动过程,提出采用基于双目视觉原理的弹托分离角测量方法。通过在弹体表面和弹托表面设置标记点,采用图像处理和跟踪算法实现对标记点的识别和跟踪。结合双目空间标定参数解算出标记点的空间位置,进而获得弹托相对弹体的分离角度,同时采用实验验证了上述测量方法的精度,其精度达到2%。以实验室进行的初速度1 550 m/s和1 750 m/s的脱壳弹射击试验为例,测量并分析了不同初速度下的弹托分离轨迹。结果表明:脱壳弹分离初速度越快,弹托分离轨迹越靠近弹体。  相似文献   
228.
飞行器分离速度测试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一种新型的分离体速度测试系统。用反射条纹光电技术将位移量变换为电信号,高速实时写计算机内存采集数据,测试结果现场打印,该系统具有测试精度高,操作方便,应用面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29.
针对空气深度预冷组合循环发动机——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Synergistic Air-Breathing Rocket Engine,SABRE),采用部件法对其进行建模,匹配计算得到吸气式模态下飞行走廊内其性能参数变化规律,并研究其高度速度特性。计算模型可信度较高,推力误差小于6%,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SABRE吸气式模态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SABRE兼具火箭发动机大推力和航空发动机高比冲的特点,吸气式模态下比冲介于21 300~27 380 m/s,随着高度速度的增大,其推力比冲先增大后减小;SABRE利用预冷器将入口空气温度降低,可使其空域速域拓宽至25 km、5Ma,满足高超声速飞行的动力需求;发动机速度下限由压气机最大流量决定,速度上限则由氦气回路减压器工作限制条件决定。  相似文献   
230.
选取全球范围内72个基准站的坐标序列,采用改进的赤池信息量准则、贝叶斯信息量准则对不同噪声模型组合进行噪声分析,得到基准站坐标序列的最优噪声模型及速度参数,探讨时间序列跨度对噪声模型及速度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准站坐标序列噪声模型不能由单一的噪声模型表述,其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幂律噪声、高斯马尔科夫噪声、闪烁噪声+白噪声特征,且三坐标分量表现出不同的噪声特性;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加,坐标时间序列的最优噪声模型、GPS站速度及其不确定度逐渐由发散趋于收敛,随机游走噪声模型的比重有所增加。结果表明10 a以上的时间跨度是较为理想的噪声模型估计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