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基于对材料特性和防弹机理的认识,设计了由(SiC+Si)陶瓷、616装甲钢和高强PE材料构成的陶瓷基复合靶板,靶板防护面密度为118 kg/m2,尺寸为500 mm×500 mm×25 mm。利用现役12.7 mm穿甲燃烧弹考核靶板在6发弹打击下的防护能力,检验靶板设计思路。结果表明:靶板结构是可行的,可防住V25为818 m/s的现役12.7 mm穿甲燃烧弹。  相似文献   
42.
装甲目标毁伤评估的等效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标毁伤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实验的方法。而总是依靠大量的原型实验进行评估是不可能。提出了利用等效实验的方法进行目标毁伤评估,并结合动能弹毁伤装甲目标这一典型弹靶系统,讨论了等效靶的概念、建立及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43.
论述了装甲装备技术保障体系中信息化建设的地位、作用及特点,探讨了加速装甲装备技术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从编制体制、设施设备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立装甲装备技术保障信息系统的具体建议,并研究了装甲装备技术保障系统的内容和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44.
SiO_2在SHS铝热-重力分离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蔓延铝热-重力分离法,制备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并系统研究了SiO_2添加剂对SHS燃烧过程、陶瓷层相对密度与组织结构、复合钢管力学性能的影响。经研究发现,SiO_2在铝热燃烧过程中作为稀释剂存在,随着SiO_2添加量增多,燃烧温度与蔓延速率下降,并使分布于α-Al_2O_3枝晶晶界处的亚稳定相FeO·Al_2O_3增多;陶瓷相对密度与复合钢管抗压溃强度在SiO_2含量为2wt%时出现极大值(分别为92.5%与430MPa);陶瓷硬度、断裂韧性与复合钢管抗压剪强度随SiO_2含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5.
针对一体化弹丸出炮口后弹托由与弹体接触到绕弹托质心做六自由度运动的过程,提出一种基于弹托分段分离运动并采用动网格技术耦合流体控制方程和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的弹托分离仿真模型。以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例,仿真分析不同马赫数下的弹托分离情况,并探讨弹托和弹体气动系数在分离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弹托分离马赫数越大,分离轨迹越靠近弹体且分离时间越短,但对地分离横向位移越大。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弹托分离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6.
设计了30mm半穿甲弹斜侵彻陶瓷/钢复合靶的弹道试验,采用高速摄像记录了弹靶作用过程,研究了弹着角、弹丸位移以及背板变形挠度的图像测量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基于高速摄像序列图像对弹靶作用过程进行了测量分析,结合试验数据研究了弹着角对半穿甲弹侵彻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弹着角导致弹丸受靶板的不对称阻力作用,侧向力及侧向力矩使得弹丸在侵彻过程中不断偏转,表现为侵彻路径呈曲线;在相同速度条件下,随着弹着角的增大,侵靶时间延长,背板变形挠度减小,侵彻效能降低.  相似文献   
47.
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了磨削表面微晶和非晶层的过渡行为。采用物相分析和X射线衍射谱线分析证实了变质层中微晶的存在,通过能谱分析确定了非晶层的化学成分,应用硅酸盐物理化学中的相平衡理论,在对玻璃相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证实了Al2O3陶瓷表面变质层是由微晶和玻璃态化合物组成的塑性变质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陶瓷镜面磨削塑性变质层的物理模型,并用微刃切削理论解释了表面晶粒的碎化机理。  相似文献   
48.
SHS离心机是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JS-1型SHS离心机的组成与结构特点,简述了在设计制造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实践证明,该机可成功地制备内径为50~200mm、长度在100~2000mm之间的中小型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相似文献   
49.
以聚碳硅烷(PCS)/二乙烯基苯(DVB)为先驱体,采用快速升温裂解制备了3D-B Cf/SiC复合材料.结果证明:裂解升温速率的提高可以大大缩短制备周期,同时可以提高材料密度和形成较好的界面结合,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制备得到的Cf/SiC材料室温弯曲强度达到556.7MPa.  相似文献   
50.
聚碳硅烷先驱体交联后热处理对陶瓷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聚碳硅烷交联产物在裂解前,先在200~400℃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研究其对陶瓷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00℃/2h热处理后,其裂解产物的陶瓷产率达到73 9%;裂解产物结构的主要缺陷为气孔,而未经热处理样品裂解产物结构的主要缺陷为裂纹。如果用该结构的陶瓷为基体,可以减少纤维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