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71.
由于作战能力指标获取困难,当前的作战能力评估方法更多依赖专家知识,构建的模型往往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此,在分析作战效能与作战能力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提出一种从作战效能指标出发,评估作战能力的方法,并以某次反潜作战为背景,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72.
两栖作战环境下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两栖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标体系,战斗效能主要由攻击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指挥通信能力组成。根据海陆作战环境的特点,分别提出了陆上作战和海上作战的战斗效能指标体系。研究了海陆作战环境下的两栖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分别计算攻击、机动、防护、指挥通信各能力的指数和系数。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各型两栖装备的效能指标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可用于装备作战使用研究和作战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673.
674.
美军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其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全面军事转型计划启动早,成效明显,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借鉴美军的训练转型经验,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特点规律,探索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方法途径,破除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加快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75.
王本胜  王涛  顾静超 《国防科技》2014,(2):45-47,27
文章分析了数字化部队作战仿真系统仿真粒度精细化、仿真实体底层化、仿真内容信息化的功能需求,在比较现有平台级、聚合级两类作战仿真系统的优劣基础上,确定正确的技术开发路线,研发适用于数字化部队的作战仿真系统,对于数字化部队形成体系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6.
任义广 《国防科技》2014,35(4):59-62
在相关概念研究和装备体系效能评估难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计算仿真开展海军典型装备体系效能评估的方法。该方法根据仿真评估对象和关心问题层次的不同,将仿真任务划分为装备体系层、作战平台层和武器系统层等不同层面开展相应仿真实验研究,采用不同粒度的仿真实验系统,充分发挥各自专业领域优势,联合完成仿真实验任务。  相似文献   
677.
针对电子战交战过程仿真中作战效果难以评估、交战过程难以描述的问题,利用系统建模和视景仿真技术,探索了STK在电子战交战过程仿真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了STK的电子战仿真应用能力,建立了STK在电子进攻、电子防护和电子支援过程中应用的步骤,并以EA-18G为例,对其电子战交战过程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为进行电子战交战过程数据化、工程化、可视化仿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78.
对士气内涵的揭示,一直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对军队士气的研究应当从外延着手分析,确定真正符合士气本质属性的取舍标准。文章着重澄清以下几个问题:是士气的影响因素还是士气本身;士气能否被科学地测量;士气是否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士气能否对战斗力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679.
围绕解决当前制约集团军部队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水平提升的矛盾问题,着力在浓厚实战化训练氛围、设置实战化训练内容、创新实战化训练方式、创设实战化训练环境、健全实战化训练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具体对策措施,并充分发挥战法创新引领、"考比拉"促进、人才培养支撑和作风建设保证的作用,深入推进集团军部队军事训练向实战靠拢,提高部队"能打仗、打胜仗"能力。  相似文献   
680.
刘晓才  安强 《国防科技》2014,35(5):19-21
卓越指挥人才培养是院校人才培养新的增长点。文章着眼卓越指挥人才的实战化训练,分析了军事教学训练体系的构成模块,提出了教学训练的内容拓展,并从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交流和养成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