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以8NVD48A—2u柴油机为例,针对船用发动机在热带海域热负荷过高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实船改装和调试,降低了柴油机的排温,改善了燃烧,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航行在热带海区的某型舰船用空调系统存在的降温效果差、舱室风机盘管噪音大、操作管理不便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案;经实船安装和调试,明显改善了空调舱室的舒适性,提高了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管理程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提供了一种研究柴油机预燃室喷咀热负荷的普遍适用的方法,以及在计算建模和试验结果分析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在以12V180CaD—2柴油机为例的研究中给出一条降低预燃室喷咀热负荷的有效途径;给出的理论表达式为以后类似的预燃室喷咀热负荷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测试中,系统存在有非线性.同时,还有测量噪声及非测量输入引起的系统输出。这些因素都对系统的输出产生影响。把这些因素均假设为系统的非线性,利用理想线性系统和相干函数,推导出了实际系统输出,同时讨论了用这种方法提高载荷识别精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利用莫尔屈服准则,对一侧承受均布垂直载荷作用的拉压异性材料楔体进行了极限载荷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考虑了材料的拉压异性影响,楔体承受的极限载荷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高速柴油发动机喷油系统性能检测中,一般以燃油压力信号作为喷油系统性能检测参量。通过对油压波形进行分析来判断喷油系统的工作状况,阐述了采用载荷识别技术识别油压信号的频谱特性,进而得到其时域波形的理论与方法,并在模拟试验中获得了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平行码临界路径跟踪故障模拟中最费时间的扇出源故障模拟,提出了若干加速技术。通过对电路结构进行的独立扇出分支、扇出源分类及扇出源的最终汇聚门等静态分析,结合对停止线及停止扇出源、测试码标记向量以及扇出源临界性确定前的预处理等动态计算,使得扇出源故障模拟区域及需要故障模拟的扇出源数目大大减少,极大地缩短了整个故障模拟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平行码临界路径跟踪故障模拟算法,对少量和大批的随机码都非常有效,并且随着电路规模增加,其有效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多处理机环境对系统程序的要求,阐述了系统程序并行化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给出了实现临界段互斥的三种处理方法及其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9.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三组123相YBCO超导块材,利用高功率微波对三组样品进行辐照处理,分别测量其临界电流密度Jc,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微波辐照有利于提高超导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Jc,一次照射与未照射的样品相比较,Jc提高了近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虚拟样机的坦克承载零部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坦克承载零部件的疲劳失效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疲劳寿命的预测一直是装备设计、研制、验证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履带车辆刚柔体耦合模型,通过在一定任务剖面下车辆虚拟试验,测试其承载零件的载荷谱,结合疲劳寿命分析技术,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并给出计算实例,预测的寿命与实际使用情况相符合,表明提出的坦克承载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