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61.
根据未来战争中编队对地攻击的特点,运用一致算法(consensus algorithm)的思想对Swt-opt算法进行改进,解决关于传感器-武器-目标的联合火力分配问题。改进算法继承了Swt-opt算法解决资源分配问题在通信、计算以及对战场态势的容错能力方面的优势,克服了Swt-opt算法受限于网络拓扑结构的缺点。最后,证明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并运用Matlab对改进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662.
一般带容量限制的网络图中流出源点与流入汇点的流量相等,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类流量经过弧发生变化的网络,使得流出源点与流入汇点的流量不相等。针对此类问题,建立了增益网络最大流模型,并通过增设虚弧将增益网络转换成循环网络,利用循环网络中汇点流量瞬间平衡的优点简化了模型。最后,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编写程序对实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3.
针对如何设计一个试验以完成检验系统固有可用度、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平均修复时间等3个指标参数的问题,将试验分为同时进行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定时截尾试验2个项目,假设运行时间和修复时间均服从指数分布,且可靠性和维修性试验方案已知,提出了一种固有可用度定时截尾试验方案.该试验方案通过合理选择累积运行时间和累积修复时间,同时满足检验3个指标参数的承制方和使用方风险,可完成对3个指标参数的检验.  相似文献   
664.
采用改进后的双方程湍流模型和SIMPLE计算方法,对切流式单入口油-水旋流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旋流器内部三维流场各向异性,即同一位置流体在不同方向的流动参数变化很大,流体质点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轨迹、速度、分离特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圆柱段与圆锥段的流场在柱锥结合面发生变化,旋流器的主要分离过程在圆锥段完成;单入口旋流器的流场中心与几何中心有偏差,对流场的稳定和分离会产生影响。该模拟结果与他人所做实验结果比较接近,说明该模型和算法是可靠的,为旋流器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65.
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对油罐油气进行处理,具有安全性差、通风时间长和效率低下的缺点;利用燃惰气对油罐油气进行处理,可较好地克服上述缺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模拟实验台架,以燃惰气为介质,实验研究进气口位置和进气体积流量对燃惰气惰化置换油罐油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6.
针对最优火力分配的特点,分析了火力分配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求解该类问题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Adaptive Mut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MPSO)。该算法采用十进制编码方法和基于数值运算的个体更新方法;为平衡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和全局收敛性能,设计了一种关键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为增强种群在进化后期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变异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AMPSO算法具有良好的寻优性能,是优化火力分配的一种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667.
基于任务的连续出动舰载机航空保障重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舰载机和各种保障资源进行调度是提高舰载机航空保障效率、保证舰载机所承担作战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手段。为了克服以往研究中没有考虑作战任务变更对舰载机航空保障调度的影响,使用重调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基于任务的连续出动舰载机航空保障重调度问题,建立了连续出动舰载机航空保障重调度模型。采用免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可以避免模型的解空间可能出现组合爆炸问题。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应对由作战任务变更所引起的重调度问起,算法求解速度满足作战需求,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8.
在水面舰艇面对多目标饱和攻击时,对多火力通道的最佳调度是水面舰艇自防御武器系统火力分配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云模型方法将多目标威胁判断与反导武器系统多火力通道状态相匹配,通过实时评估目标威胁等级、武器系统抗击时间和最佳抗击距离等因素,提出一种兼顾目标和火力通道实时状态的新调度策略——云调度策略,有效降低舰艇损伤程度,提高反导武器系统抗击效率和抗击质量。仿真证明,此策略可提高整体反导防御效能。  相似文献   
669.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our-engine liquid rocket flow field during the launching phase. Using three-dimensional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nd two-equation realizable k-epsilon turbulence model, an impact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flow fields of plume impinging on the two different shapes of flame deflectors, including wedge-shaped flame deflector and cone-shaped flame deflector, are calcu-lated. The finite-rate chemical kinetics is used to track chemical reac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fterburning mainly occurs in the mixed layer. And the region of peak pressure occurs directly under the rocket nozzle,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direct impact of exhaust plume. Compared with the wedge-shaped flame deflector, the cone-shaped flame deflector has great performance on guiding exhaust gas. The wedge-shaped and cone-shaped flame deflectors guide the supersonic exhaust plume away from the impingement point with two directions and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wedge-shaped flame deflector surface are 37.2% and 9.9% higher than those for the cone-shaped flame deflector. The results provide engineering guidance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design in flame deflector of the launch platforms.  相似文献   
670.
The simulation of the artillery interior and intermediate ballistics problem i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 gas dynamics device, muzzle brake, on the muzzle hazard phenomena, such as flash and blast waves. The correlation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zzle flow field is analyzed by the simulation for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condary combustion phenom-enon of the muzzle flow. The novel structure of muzzle flow caused by the muzzle brake is presented by the simultaneous solution of the interior ballistics model and multi-species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muzzle brake structure on the chemical reactions. The secondary combustion of the muzzle flow due to the oxygen-supplement chemical reactions is obtained by the chemical reaction kinetic model. The interaction of the blast waves released from the muzzle brake is illustrated in detail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muzzle flash is analyzed.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ies on the suppression of the muzzle fla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