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惯导系统误差补偿技术对提高武器装备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误差补偿的关键在于误差模型的辨识。探讨将多层局部回归神经网络引入到惯性敏感器误差建模中 ,详细介绍了网络结构和对应的自适应动态梯度算法。仿真算例说明 ,多层局部回归神经网络在惯性敏感器输出误差建模时具有一定的优点 :网络收敛速度快、较好的跟踪性能、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32.
超高分辨率 CRT 显示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从CRT显示示器的分辨率展开讨论,然后就2048×2048单色超高分辨率显示器的行扫描电路、动态聚焦电路、300MHZ视频放大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最后对彩色显示的特殊要求做了简要地说明。  相似文献   
133.
INTELLIGENTDECISIONALGORITHMFORFAULTDETECTIONANDITSAPPLICATIONWuJianjun;ZhangYulin;ChenQizhi(DepartmentofAerospace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34.
超宽带雷达反隐身机理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超宽带(UWB)/冲激雷达的反隐身机理作了全面的讨论。从冲激脉冲具有的超宽带特性、短时性、信号先兆效应、电磁导弹特性,以及吸波材料的驰豫时间效应和自诱导透明性等方面,分析对比了冲激雷达与常规雷达回波的差异。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超宽带冲激雷达有优越的反隐身能力  相似文献   
135.
基于传统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次优渐消因子的EKF用于非线性时变随机动态系统状态与参数的联合估计。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算法的仿真研究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联合估计器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实时性和动态跟踪能力。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联合估计器应用于实际系统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6.
本文以位移模式,从研究通用于厚/薄梁的动力有限单元入手,得到了通于薄板和中厚板的九个自由度三角形和十二个自由度矩形动力有限单元。  相似文献   
137.
本文介绍一种冲激雷达实验系统。它是设置在微波暗室内的全空间实验系统,天线、录取电路和数据处理器是专门设计的,能录取各种目标的回波数据,给出实时处理结果。文中讨论了数据处理技术,提出用规则化方法求解目标冲激响应、估计AR模型参数,给出了实际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测量了涂覆RAM目标的回波,对比分析结果证实了冲激雷达具有良好的反隐身能力。  相似文献   
138.
在未来作战中,反恐怖作战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以反恐怖作战理论为基本依据,针对反恐怖作战的实效性、非对称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反恐怖作战模型,解决了反恐怖作战中作战效能评估、兵力需求预测、兵力分配决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9.
弹性直槽式摆盘发动机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弹性直导槽约束的摆盘发动机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建立了该发动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为解决运动部件不平衡性引起振动和噪声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0.
We consider a system that depends on a single vital component. If this component fails, the system life will terminate. If the component is replaced before its failure then the system life may be extended; however, there are only a finite number of spare components. In addition, the lifetimes of these spare components are not necessarily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We propose a model for scheduling component replacements so as to maximize the expected system survival. We find the counterintuitive result that when comparing components' general lifetime distributions based on stochastic orderings, not even the strongest ordering provides an a priori guarantee of the optimal sequencing of components. © 2008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