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a multi‐product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network design problem where we locate collection centers and re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while coordinating the forward and reverse flows in the network so as to minimize the processing, transportation, and fixed location costs. The problem of interest is motivated by the practice of an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at provides service parts for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We provide an effective problem formulation that is amenable to efficient Benders reformulation and an exact solution approach. More specifically, we develop an efficient dual solution approach to generate strong Benders cuts, and, in addition to the classical single Benders cut approach, we propose three 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adding multiple Benders cuts. These cuts are obtained via dual problem disaggregation based either on the forward and reverse flows, or the products, or both. We present computational results which illustrate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olution methodology with multiple Benders cuts in comparison to the branch‐and‐cut approach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Benders decomposition approach with a single cut. In particular, we observe that the use of multiple Benders cuts generates stronger lower bounds and promotes faster convergence to optimality. We also observe that if the model parameters are such that the different costs are not balanced, but, rather, are biased towards one of the major cost categories (processing, transportation or fixed location costs), the time requir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solution decreases considerably when using the proposed solution methodology as well as the branch‐and‐cut approach.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7  相似文献   
182.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社会意义。文章探讨了如何将语域知识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这种尝试不仅能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听、说、写、译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找到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加速学生从语言知识向语言应用能力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3.
坦克炮控系统存在低速摩擦,摩擦环节不但造成系统的稳态误差,而且导致极限环振荡、低速爬行等现象。为此提出基于反演理论的滑模鲁棒控制方法,通过Lyapunov稳定理论获得控制量。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优于经典设计,为炮控系统实际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4.
基于登月飞行器的级间组合设计方法对载人登月飞行器的构造进行设计,在级间方案的论证中分析了不同组装模式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建立了航天员和机器人联合探测的载人登月方案。级间组合方法可为应转移飞行器和登月飞行器设计提供另一种思路,本文根据飞行器级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登月飞行器的质量规模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对比了不同飞行方案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研究可为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5.
针对光滑粒子动力学主要计算量是近邻粒子搜索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分解的光滑粒子动力学并行计算方案。利用该方案可以方便地将任意串行光滑粒子动力学代码并行计算,而且每一个时间步内的信息传递量只和粒子总数有关,而和粒子的分布无关,因而特别适合于自由表面流动等大变形问题的并行数值模拟。对一个粒子总数为40万的三维溃坝问题的模拟结果表明:此方案能达到的最大加速比约为16,这一结果可能比空间分解方案(不考虑动态负载均衡)更优。  相似文献   
186.
针对目前混合气体识别大多采用传感器稳态响应信号、基于线性混合假设或大量样本学习,而瞬态响应信号特征分析主要应用非正交分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响应等效性与瞬态信号正交分解的混合气体识别模型。分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对混合气体的响应特性,建立基于气体响应成分等效性假设的气体非线性混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应用一种新的正交基函数——扩展类Legendre正交基,对气体传感器瞬态响应信号进行分解;通过对正交分解系数与气体浓度的回归分析,验证二者之间的指数型关联关系,并以正交分解系数为特征参数,利用气体非线性等效混合模型对混合气体分解与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尽管这种混合气体识别模型仅用单一气体检测的先验知识,对混合气体的识别误差仍可达到15%以内。  相似文献   
187.
合理的干扰资源分配方法是干扰系统发挥效能的关键,传统的雷达干扰资源分配方法基于一对一或多对一原则,且分配时不考虑干扰样式。基于多波束干扰系统,考虑干扰样式的限制建立了干扰约束过滤模型,采用ISODATA算法实现了对目标雷达分群,将干扰样式纳入干扰资源进行了干扰参数设置。该分配方法,使得干扰决策更加合理,提升了系统的干扰效率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8.
针对城市交通流随机波动性强、数据中含噪声多导致预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的组合交通流量预测模型,有效地提升了短时交通流预测的精度。模型利用EEMD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根据分解所得的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绘制噪声能量图谱,去除分量中的噪声,并将去噪后的IMF分量作为BiGRU网络的输入进行训练,再将训练所得的结果进行重构加和,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未舍弃含有噪声的IMF分量进行重构的预测结果,相比于参考文献中提出的EMD+LSTM模型、LSTM模型和EEMD+LSTM模型,其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优化了42.36%、61.82%和30.95%;舍弃含有噪声的IMF分量后进行重构的预测结果,其平均绝对百分误差相比于将全部IMF分量进行重构优化了56.62%。  相似文献   
189.
针对地心甚高轨道星座构形协同捕获控制问题,基于虚拟编队方法设计了协同捕获控制策略,采用三脉冲燃耗最优轨迹规划算法对构形捕获轨迹进行协同规划;并且结合自适应全程积分滑模控制器对卫星各自转移轨迹进行跟踪控制。以10万km轨道高度的三星星座构形捕获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有效应用于地心甚高轨道星座构形捕获控制,能够在燃耗较少的情况下使星座中卫星同时到达各自的标称位置,同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0.
基于微分平坦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轨迹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再入轨迹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平坦理论的三自由度轨迹生成方法。在分析纵向运动简化模型的微分平坦属性基础上,将纵向参考轨迹规划问题映射到平坦输出空间,消除微分动力学约束的同时降低系统设计的维数,进而提高求解效率;采用全局插值多项式参数化平坦输出函数,将问题转换为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设计比例-微分反馈控制律跟踪纵向参考轨迹,同时采用航向角误差走廊控制侧向运动,实现三自由度轨迹生成。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快生成满足多种约束且性能优化的飞行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