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介绍了液体推进剂爆炸火球的内部温度,辐射温升和辐射热流密度的试验测量方法,试验测量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并给出了50kg,100kg,300kg液体推进剂(N2O4/UDMH)爆炸火球的热传递参数的部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饱和蒸汽流经水平冷凝管时汽-液分相流的流动和传热模型进行了讨论,并给出有关方程。用该模型对饱和氨蒸汽流经水平铝管时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流动参数和热学参数的轴向分布,并考察了有关因素对诸参数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对某型舰利用6—150C柴油发电机冷却水余热作为低品位热源进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进行了热力计算和节能分析。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利用6—150C柴油发电机组冷却水余热作为某型舰吸收式空调机组的热源是可行的,它不仅满足该型舰制冷量的要求,还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4.
在考虑工质与热源间热阻损失的内可逆热机模型基础上,用一常数项表示热漏损失,用一常系数项表示循环中除热阻和热漏外的其余不可逆性(如摩擦、涡流、非平衡等),建立了一个不可逆定常态能量转换卡诺热机模型,并对其进行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导出循环的最佳功率与效率关系,并得到了最大功率及其相应的效率和最大效率及其相应的功率。由此模型可准确描述各种不可逆性对热机性能的影响。由此得到的热机功率效率特性与实际热机特性相同。  相似文献   
95.
针对现有大气密度探测方法的精度低、成本高、时空一致性差等不足,提出基于高超声速再入圆球的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探测方法。根据再入运动方程沿弹道迭代计算大气密度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测得高度90 km以下的大气密度,测量精度在6%以内。对带有偏心配重块的圆球建立沿弹道的六自由度运动分析模型,结合气动力热数值模拟确定了双天线罩布局方案;并进一步对带双天线罩的偏心圆球实现了沿弹道的热传导数值计算,提出热防护方案,证明了探测方案的可行性。提出的大气密度测量方法可以为建立临近空间高精度大气密度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长输管线的密闭输送方式采取"泵到泵"接力运行,全线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对管线最大通过能力的计算,要考虑前后泵站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迭代计算。针对长输管线 最大通过能力的两种求解方式:迭代法,通过逐步校核,调整计算结果的大小,使其逐步逼近 最终计算结果;分段计算法,分步校核,逐步搜寻全线"瓶颈"段,得到"瓶颈"段的通过能力, 即为全线最大通过能力。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基于Visual Basic 6.0编程,进行迭代运 算,得到了相应计算结果,对两种方法的理论方法、程序编写、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用于指 导管线计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97.
柱锥级联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柱锥级联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给出了主要实验结果。发生器的负载是3.5μH,最大电流是55.8KA,上升前沿是14.3μs,电压为30.5KV。平均电流放大倍数是6.4。  相似文献   
98.
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近年来在不可逆热机理论、回热式燃气轮机循环分析、类热机装置分析和广义热力学优化理论研究中的一些进展 ,并简要阐述其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99.
对影响柴油机放热曲线精度计算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并对影响放热率计算的主要问题如动态上止点修正、示功图光顺处理两个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解决方法 .  相似文献   
100.
热边界层流动中管道的热损失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高粘液体管道输送中,利用热边界层减阻需确定热流量的计算。热边界层流动中管道的各种热损失是总热流量的一部分。热损失有管内、管外及保温层三种形式。管外热损失是向周围的空气散发的,通过对流的形式发生。管内的热损失是导热或对流。保温层的热损失主要是导热。利用热边界层理论的成果,给出了各种传热系数和管道热损失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多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