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弹道导弹中段拦截产生的空间碎片可能对在轨航天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弹道导弹中段拦截产生的空间碎片的质量、速度和运行时间都很有限,本质上为亚轨道残骸,不会对在轨航天器造成重大影响,对在轨航天器的威胁主要来自流星和以往空间任务产生的轨道残骸.  相似文献   
42.
《防务技术》2022,18(11):2052-2064
The damage effects of fluid-filled submunition payload impacted by the kinetic kill vehicle (KKV) are investigated by simulations and ground-based experiments.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the damage level and number of submuni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diameter of the KKV compared with its length. Based on that, a high velocity penetrator formed by shaped charge explosion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direct hit experiment of a KKV impacting submunition payloa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amage modes of submunitions mainly included the slight damage, perforation and total smash, showing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multiple damage modes of submunitions, the damage behavior of the submunitions in direct hit proces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AUTODYN-3D code. Numerical results presented that increased KKV diameter can increase the crater diameter and expand the damage volume, which will achieve a higher direct hit lethality.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other mechanical behaviors can enhance the damage to submunitions not lying in the KKV flight path, such as secondary debris kill, neighboring submunitions collision with each other, and high-speed fluid injection effect.  相似文献   
43.
弹道导弹大气层外飞行时间长且弹道固定,易被敌方预测和拦截。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最优脉冲式变轨方法,该方法设计的弹道由2条不同的椭圆弧段组成,成功命中目标的同时,增加了敌方的拦截难度。以机动变轨所需能量和变轨后飞行剩余时间的加权最优为性能指标,设计了利用遗传算法在初始弹道上寻求最优变轨点的方法。最后,将遗传算法搜索最优点结果与遍历搜索结果进行对比,其最大误差为 ,从而验证了遗传算法在应用于导弹变轨问题,用以寻求最优变轨点是准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44.
为了达到最佳射击效果,弹道导弹突击目标时经常需要多枚导弹同时击中目标,因此根据飞行时间确定发射时间则成为弹道导弹火力控制问题的重要内容。以具体导弹为例,采用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飞行时间的内在原因,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使导弹部队能够根据飞行时间确定发射时间,从而合理地进行火力控制,提高毁伤效果和震慑力。  相似文献   
45.
本文针对目前实行的弹药弹道性能检验中遇到的困难,分析了弹药弹道性能检验中引起弹道性能变化的诸因素,提出了不用标准弹、不用弹道炮进行弹药弹道性能检验的新方法,依此设想,以130mm加农炮0号装药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6.
装备内弹道的一致性对其性能影响较大。经过长期对多个弹种用药筒的设计、使用和考核,发现用药筒在膛内容积一致性来进行弹道一致性设计比较适用和相对准确,同时发现挤进压力为P_0时的真实容积对内弹道一致性影响较大。此外焊接钢质药筒的内弹道一致性不仅达到了引伸药筒的要求,而且在或然误差和内弹道稳定性方面优于引伸药筒。  相似文献   
47.
在导弹飞行试验中,遥外测数据是进行精度和可靠性分析的依据。通常假定外测误差服从零均值正态分布,而在实际测量中,外测参数有可能带有系统误差,它的存在对飞行轨道和落点信息的获取都具有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的模型假设下,本文获得了外测系统误差的估计,并对一些仿真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8.
针对电磁发射弹丸飞行弹道进行仿真研究,在建立刚体六自由度飞行弹道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时频分析和涡流分析方法,建立电磁-动力学耦合模型分析弹丸出膛时由于膛内振动带来的炮口扰动,采用动网格技术建立电磁-气动耦合模型分析弹托分离产生的气动扰动,从而得到了电磁发射弹丸的飞行弹道模型。以得克萨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所设计的IAT-HVP为例,仿真分析了弹丸以1117 m/s初速、0°射角出膛时弹丸出口扰动对弹体速度和气动特性的影响,并得到其飞行200 m的弹道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受电磁发射一体化弹丸出口扰动的影响,弹体落点相比理想弹道产生了24%的偏差,其中炮口扰动引起的偏差最大,其次是弹托分离。  相似文献   
49.
具有旁侧视声纳鱼雷攻击末弹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具有旁侧视声纳鱼雷攻防对抗单一目标的模拟仿真,利用力学与现代数学的方法,建立了具有旁侧视声纳鱼雷攻防对抗单一目标的弹道设计动力学模型与运动学模型,并以此建立了鱼雷导引弹道段、平行航向弹道段和程序弹道段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鱼雷攻击末弹道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50.
主要对弹道目标的跟踪滤波方法进行了综述,对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转换测量卡尔曼滤波(conversion measurement Kalman filter,CMKF)、基于弹道运动方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ballistic extended Kalman fil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