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超高速一体化弹丸作为电磁能武器的发射对象,存在与传统火炮发射弹丸不同的诸多科学难题。对近年来国内外在电磁发射一体化弹丸研究方面取得的理论、试验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目前面临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旨在为电磁发射一体化弹丸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拓扑结构优化模型是网络中的一类重要模型,可以有效地优化系统整体链路性能。针对电磁发射系统以太网拓扑结构中部分节点和链路的负载过大,一旦发生堵塞,将会影响网络中关键链路性能的问题,建立网络拓扑结构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提出一套基于基因环操作的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通过仿真得出最优的网络拓扑结构。根据仿真结果修改实际网络节点默认配置参数,结果显示该模型和算法能有效均衡负载,降低网络冲突率,且不需要改变电磁发射系统以太网的物理链路,不会增加额外成本,对电磁发射类系统具有普适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运载器牵制释放结构动力响应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运载器牵制释放垂直发射的过程依次分为静态、牵制、释放三个阶段.利用MSC.Patran/Nastran的场功能和分组分析功能,将前一个阶段的计算结果场向后一个阶段的初始条件场传递,提出了一种分析运载器牵制释放全过程结构动力响应的分阶段计算新方法.解决了牵制释放过程中由于出现运载器-发射台分离面给结构动力响应计算带来的困难.采用该方法计算了几个运载器牵制释放的算例,分析了牵制阶段牵制力的变化、释放阶段运载器结构动力响应的特点、不同释放时间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算例表明:该方法实施简便、精度较高,还可拓展用于不同时刻释放、释放不同步、施加缓释力等条件下运载器结构动力响应的分析,为牵制释放系统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军用电站谐波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介绍了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谐波测量方法,分析了不同窗函数的特征及其对谐波测量精度的影响,并依据军用电站谐波测量特点采用布莱克曼窗提高测量精度。针对所述测量方法,利用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实用电站装备进行了对比测量实验,根据仿真和实测数据的误差分析,指出了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5.
为高效研究电磁发射用脉冲功率电源放电性能,为电磁发射提供技术支持,降低研发成本,电磁发射过程的相关建模与仿真工作需要重点研究。对弹丸在轨道中实际运动物理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对脉冲功率电源建立电路模型,采用联合两种模型的方法对脉冲功率电源放电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发射过程多物理现象的脉冲功率电源放电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为后续脉冲功率电源放电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综合考虑换向过程、炮口剩余磁能和电阻的能量损耗等因素,建立等效电路模型,通过理论、数值计算和实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螺旋发射器和一种新型螺旋发射器的效率。结果表明:电阻焦耳热损耗的能量最大,其次是换向磁能损失,而炮口剩余磁能损失最小。降低电阻、增大互感梯度、减小驱动线圈单元的匝数、增大工作电流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发射器的能量转换效率。然而,较大的互感梯度也会带来较大的换向磁能和炮口磁能损失,造成炮管烧蚀甚至损坏、能量泄放和效率降低。另外,恒流工作模式的螺旋发射器理论效率超过轨道炮,且新型螺旋发射器结构的理论效率接近100%,未来有望在超导或较低电阻的情况下实现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美国电磁轨道发射技术现状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磁轨道炮为主,介绍美国陆、海军电磁轨道发射技术的发展历程及阶段性研究成果、发展目标与未来规划、研究机构及相关研究方向、潜在应用领域以及近期电磁轨道炮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并对其关键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8.
缩比模型试验是获取大型运载火箭动特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本文以某型运载火箭为原型对象,首先根据其结构组成分别推导各部件的相似关系;然后,利用横向刚度和质量相似系数保持一致性,联立形成了运载火箭横向动特性相似关系;同时,考虑实际加工制造条件,分析了横向刚度和质量相似系数的约束;最后,根据上述相似关系和相似系数约束设计了1/5缩比模型,并对该缩比模型的动特性相似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所得1/5缩比模型在动特性方面与原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关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  相似文献   
109.
We investigate a single‐machine scheduling problem for which both the job processing times and due windows are decision variables to be determined by the decision maker. The job processing times are controllable as a linear or convex function of the amount of a common continuously divisible resource allocated to the jobs, where the resource allocated to the jobs can be used in discrete or continuous quantities. We use the common flow allowances due window assignment method to assign due windows to the jobs. We consider two performance criteria: (i) the total weighted number of early and tardy jobs plus the weighted due window assignment cost, and (ii)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 cost. For each resource consumption function, the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first criterion, while keeping the value of the second criterion no greater than a given limit. We analyz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devise pseudo‐polynomial dynamic programming solution algorithms, and provide fully polynomial‐time approximation schemes and an enhanced volume algorithm to find high‐quality solutions quickly for the considered problems. We conduct extensive numerical studies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s.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very efficient in finding optimal or near‐optimal solutions. © 2017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4: 41–63, 2017  相似文献   
110.
针对目前水面舰艇对火力兼容性的需求,分析了基于垂直发射武器系统的火力兼容问题的特点。通过建立垂直发射导弹的弹道仿真模型及蒙特卡洛法仿真,分析了导弹垂直段和转弯段弹道的散布特点。结合弹道特点和火力兼容问题所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立基于垂直发射武器系统的火力兼容控制模型的方法,并初步给出了一个模型,对解决垂直发射武器火力兼容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