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坚持从严治党,必须建设一支高标准的领导干部队伍,把好新任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关.同时,要认真做好在职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工作,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到位,强化党内监督到位,组织协调配合到位,制度建设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52.
研究不确定条件下的通信干扰装备配置方案优选问题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运用粗糙理论描述受到环境复杂性和人为主观经验的影响而不确定的决策要素,并充分利用DEA模型能快速评价多输入输出决策相对有效性的特点,建立基于粗糙DEA的通信干扰装备配置方案优选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对配置方案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3.
针对车联网中车辆移动速度过快产生的任务卸载失败问题,设计了一个有效的任务卸载风险评估模型,并提出了联合资源分配的动态任务卸载方案。将时间、能耗和风险共同建模为系统效用,通过联合优化卸载决策、资源分配来最大化系统效用。优化问题被公式化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在给定卸载决策的情况下,利用凸优化技术解决计算资源分配问题,功率分配通过分式规划技术来优化。仿真分析了车辆移动性对系统效用的影响,证明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4.
针对海战场舰艇反潜作战行动的特点,为增大反潜作战能力进行优化配置。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舰艇搜索突击群有效搜索带宽度为主要因素以及其他诸如概率参数的相关要素对反潜搜索能力进行优化配置,从而获得最大反潜搜索能力和最佳作战行动效果。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为海战场作战行动的模拟仿真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5.
朱禧  林华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29(6):54-56,59
无源干扰作为水面舰艇反导作战的主要方式,在与反舰导弹的对抗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增强水面舰艇生命力以及协同作战能力的目的出发,针对编队反导电子对抗的特点,分析了编队队形对无源干扰效果的影响,并依据分层对抗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对称的复式队形,对基于该队形的无源干扰对抗反舰导弹的作战原则和战法进行了研究,说明了复式队形相对于传统队形更具合理性,对提高舰艇编队反导作战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下视景像匹配制导中,实时图和基准图的拍摄高度、方位和图像比例尺不完全一致,两图的轮廓形状存在旋转和变形等差异,边缘特征提取方法受图像灰度分布影响存在变形和移位,易导致匹配错误。用侧抑制竞争方法,图像边缘特征提取快速准确,不发生移位,对灰度变化也不敏感。在此基础上,用扩展边缘特征法,克服轮廓变形对边缘匹配的影响,提高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模型简单、抗几何变形能力强且便于实现。  相似文献   
57.
基于特征结构配置参数化方法,提出了车辆主动悬架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目的是设计一组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结构系统具有希望极点和特征向量。该方法提供的自由参数,可用来满足系统的鲁棒性能等指标。该方法直接基于车辆悬架系统的参数矩阵,故便于工程应用。对车辆悬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58.
首先基于高层体系结构建立了带反馈结构的信息融合仿真系统软件框架,然后针对多雷达组网探测隐身目标应用进行了仿真系统方案设计,描述了组成联邦的各联邦成员间的数据流向及订阅关系。详细介绍了各联邦成员的功能及输入输出接口,设计了联邦执行数据文件。基于MAK RTI完成了主要模块的编码实现,进行了目标跟踪算法移植,并测试了基于协方差的组网雷达宏管理算法的性能,验证了建立的多雷达组网信息融合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
高空长航时太阳能飞机是当前的前沿热点方向,可实现月量级的长期驻空,并形成“时间持久+区域保持”的新型应用能力。系统总结了高空长航时太阳能飞机三阶段发展历程,包括初期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实用能力验证与应用示范阶段,重点阐述国外典型发展计划,深入分析气动布局设计、储能电池、高空推进、大尺度结构、飞行控制等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并提出重点攻关方向建议,为高空长航时太阳能飞机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针对地心甚高轨道星座构形协同捕获控制问题,基于虚拟编队方法设计了协同捕获控制策略,采用三脉冲燃耗最优轨迹规划算法对构形捕获轨迹进行协同规划;并且结合自适应全程积分滑模控制器对卫星各自转移轨迹进行跟踪控制。以10万km轨道高度的三星星座构形捕获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有效应用于地心甚高轨道星座构形捕获控制,能够在燃耗较少的情况下使星座中卫星同时到达各自的标称位置,同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