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The problem of minimum makespan on an m machine jobshop with unit execution time (UET) jobs (m ≥ 3) is known to be strongly NP‐hard even with no setup times. We focus in this article on the two‐machine case. We assume UET jobs and consider batching with batch availability and machine‐dependent setup times. We introduce an efficient \begin{align*}(O(\sqrt{n}))\end{align*} algorithm, where n is the number of jobs. We then introduce a heuristic for the multimachine case and demonstrate its efficiency for two interesting instances.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1  相似文献   
62.
In this article, we discus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problem in a multiple stress levels life‐testing experiment when an extreme value regression model i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We derive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s, the Fisher information, and the asymptotic variance–covariance matrix of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s. Three optimality criteria are defined an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units for two‐ and k‐stress level situations are determined. We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units in a multiple stress levels life‐testing experiment by using real experimental situations discussed earlier by McCool and Nelson and Meeker.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are used to show that the optimality results hold for small sample sizes as well.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7  相似文献   
63.
机内测试虚警问题是影响系统完好性和使用保障费用的重要因素。针对环境因素导致的虚警问题,设计了时间环境应力测量装置,应用支持向量机的小样本学习优点,建立虚警与环境因素的关联关系,应用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连续动态信号处理能力,描述系统长期工作历程中虚警的发生规律,提出了基于时间环境应力测量装置-支持向量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机内测试智能降虚警方法。最后,在某型直升机航向姿态系统上进行了应用与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识别出了机内测试的虚警。  相似文献   
64.
时间应力测量装置技术是一种测量和存储各种应力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的技术。简要介绍了时间应力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应用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故障模式、影响及应力分析(FMESA)的时间应力与机电系统故障的定性关联分析方法和基于多元logistic回归的定量关联分析方法。最后,以某型航空地平仪为对象进行了案例研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时间应力与机电系统故障的关联分析方法能分析出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应力因素,为机电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故障预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5.
运动补偿是ISAR成像中的关键技术,通常包括包络对齐和相位补偿,而包络对齐是相位补偿的基础。现有包络对齐方法较多,在无法直观判断包络对齐效果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定量评估,以选择最优的对齐方法用于ISAR成像。提出基于距离单元方差的包络对齐评估方法:以对齐后各距离单元方差的加权和作为评估指标,对包络对齐结果直接进行评估。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
两点源诱偏系统是应用有源干扰的方式,利用反辐射导弹(ARM)本身的缺陷来对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进行干扰,从而达到保护主战雷达目的的一种有源干扰系统。主要从反辐射导弹的基本原理和有源诱偏的概念入手,对两点源诱偏系统进行理论推导、数学建模、布站设想,后引入毁伤概率指标对各种布站方式进行分类、仿真,对每一种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再把各种分析结果加以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的布站方式。最后利用以上的分析结果,得出几点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7.
反导作战信息流时延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现代防空反导作战中,战术弹道导弹的威胁,给防空系统带来了预警时间不足等一些新的问题。为了提高防空系统的反导预警能力,在对反导作战过程和反导预警作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反导预警信息流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边处理-边分发的实时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所提模型缩短了预警信息的传输时间,使作战部队提前预警。  相似文献   
68.
为了克服低信噪比条件下传统的自适应滤波算法抑制高斯噪声效果差的缺点,提出了基于最小均方(LMS)的时域相干累积新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抑制高斯噪声的性能,对于低信噪比下信号的增强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自适应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69.
系统延迟对脱靶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aul Zarchan在研究一类由二项式传递函数描述的制导律的脱靶量时,提出了一个命题,即这一类制导律的脱靶量随制导时间的变化曲线可由时间常数为1时的那条脱靶量曲线经过时间轴的比例变换得到。证明了这一命题,并将它扩展到系统中存在纯延迟的情况,得到的结果可以很方便地用于研究系统延迟对脱靶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抗干扰效果评估软件系统是电子对抗试验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载雷达抗干扰效果评估系统的核心,在靶场电子对抗试验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采用软件工程设计方法对该雷达抗干扰评估软件系统进行了概要设计,建立了评估软件系统的评估模型、模块结构、逻辑流程和主要人机界面,基于VB.net进行了抗干扰效果评估软件系统的初步设计与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