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星载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可以解决方位向高分辨率和大测绘带的矛盾;同时,混沌二相编码(CBPC)信号具有类似随机信号的特点以及良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两者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CBPC波形应用到MIMO-SAR系统中,在实现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雷达信号被敌方分析截获的概率,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方法在抗数字储频式欺骗干扰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基于增强型MAD单特征量地磁匹配导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基于MAD(mean absolute differences,平均绝对差)算法的单特征量地磁匹配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研究分析了影响MAD算法的地磁匹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引入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随机抽样一致)鲁棒算法与粗精匹配结合的分层搜索策略来提高匹配精度及缩短匹配时间.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特征量的地磁匹配的精度与稳定性,并大大缩短匹配时间.  相似文献   
83.
为了提高PD雷达杂波环境下的目标检测性能,研究了机载PD雷达恒虚警检测问题。重点分析了频域均值恒虚警处理的基本原理与处理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对雷达面临的典型杂波分布信号模型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最大选择恒虚警处理方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4.
在分析战区高层反导威胁评估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来袭TBM发射点、预测落点、射程等为核心的战区高层反导威胁评估模型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相应的量化,然后利用基于熵值权重确定的TOPSIS理论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例证明所提出的战区高层反导威胁评估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对研究美军的战区高层反导武器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5.
冯琦  戴伟 《现代防御技术》2012,40(4):162-166,170
以武器装备初始备件的设计与供应现实为背景,根据初始备件的配置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维修任务和维修保障要求的初始备件设计方法。通过这种设计方法,能够在研制过程中同步开展初始备件设计,并优化配置方案,从而为武器装备的初始备件清单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武器装备的初始备件清单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6.
研究不同介质中声学相似条件,可为空气噪声实验数据推算相应条件水下辐射噪声,替代复杂水下实验提供依据。因此,首先运用了因次分析法对任意不同介质中的声辐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结构有限元耦合流体边界元理论,利用NASTRAN计算模型表面流固耦合振动;最后,通过FORTRAN边界元程序计算辐射声场;以加肋圆柱壳为对象在水和空气两种典型介质中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理论推导与数值计算的结果一致性表明:不同介质中两个几何相似、表面振动相似的系统间结构表面振幅与该系统几何尺度成正比、表面振动波波长与该系统传声介质中声波波长成正比时,两个模型的无量纲声压相等。  相似文献   
87.
针对常规潜艇柴油机排气系统集水箱,分别建立了不同管束结构集水箱的数值模型,并得到了各自内部流场及温度场的分布;分析了细管长度、细管转折形式和布置形式对其冷却降温性能和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层管长L1大于外层管长L2的结构比等管长的结构排气阻力小,降温冷却效果更明显;细管末端的弯管与折管相比,排气阻力小,降温性能更优越。  相似文献   
88.
In 2009,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announced a new missile defense strategy, termed a phased-adaptive architecture (PAA) focused primarily on countering the growing threat from theater ballistic missiles. The success of this strategy is predicated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fielding of successive increments of defensive capability in a manner adapted to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missile defense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The administration is committed to building a European regional missile defense system, the European PAA or EPAA between now and 2020. The first elements of the EPAA were deployed in late 2011. However, much progress is still required in order to reach the goals set for the PAA.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technological, operational and political issues confronting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in its efforts to make the PAA a reality.  相似文献   
89.
Asia, where nuclear powers already interact (including North Korea), exerts a growing influence on the thinking and policy underlying Russia's current and future nuclear (and overall defense) posture. China's rise is forcing Russia into a greater reliance on strategic offensive weapons and tactical nuclear weapons. These in turn will reinforce its opposition to US missile defenses, not only in Europe but also in Asia. Russia must now entertain the possibility of nuclear use in regional conflicts that would otherwise remain purely conventional. It cannot be postulated blindly that nuclear weapons serve no discernible purpose other than to deter nuclear attacks by other nuclear powers. The strategic equation in Asia and in the Russian Far East convincingly demonstrates the falsity of this approach. Nuclear weapons will be the essential component of Russia's regional defense policy if not of its overall policies – and this also includes contingencies in Europe.  相似文献   
90.
固-液旋流分离器结构优化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与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Fluent,探讨了固-液旋流分离器的溢流口直径、锥角、圆柱段长度和入口直径等主要结构参数对其颗粒溢流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锥角、圆柱段长度和入口直径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旋流分离器的固液分离,均存在一个最佳值。对于主直径为75 mm的单锥双入口固-液旋流分离器,最佳圆柱段长度为87.0 mm,最佳入口直径为16.0 mm,最佳溢流口直径为16.5 mm,最佳锥角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