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对称矩阵A建立起性态数的并行计算公式,并通过数值试验得到了矩阵性态数变化对方程组Ax=b的解的误差影响,同时进行了向量和标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x大于等于300时,向量计算速度比标量计算速度快17倍。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的水解稳定性较差,粘结强度偏低。将端羟基聚丁二烯与聚氨酯进行共混改性,提高了聚氨酯基体的表观交联度及推进剂的拉伸强度。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红外光谱法分析基体共混物的微观结构,表明这是提高聚氨酯基体粘结强度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灰色系统与对策论的知识,给出了以区间型灰数为元素的灰矩阵对策的定义,讨论了灰矩阵对策在纯策略与混合策略意义下的最优策略及灰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4.
在局部网络环境下实现分布式文件系统和远程过程调用是实现高层分布式软件的基础。本文在分析Netware层次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在网络层上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和远程过程调用的设计与实现,详细讨论了该系统的功能、用户界面和实现中的技术问题,包括可靠性和并发控制等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的工作是为在Novell网上实现分布式数据库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诸如Fortran 8x 程序设计语言中已经引入了并行运算成份。这给普通串行(标量)机上实现编译器带来了困难。本文提出了数组(矩阵)运算串行化的概念,并给出了串行化的判别准则及算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列交换的Gauss-Jordan并行算法来解决空气动力学中超音速高阶面元法的稠密矩阵求逆问题,该方法采取了块循环数据分配方式,尤其对超立方体结构的并行机系统来说具有通讯优势。在4台SGI工作站构成的2×2网格上进行的实验表明,对秩为1000左右的矩阵可得到57%~64%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运用树网结构可以完成矩阵的并行快速求逆,其中迭代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迭代格式,对任意非奇异矩阵A,运用新的迭代格式对A求逆相对于经典牛顿迭代法,在同样精度要求下,时间可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拓扑学、微分学、几何学的数学方法,捕捉到平面三交叉杆系的变形特点——拓扑特征.在小变形条件下,通过变换得到变形协调普适方程.从而推导出解此类拉压超静定问题的一种快速有效方法.该方法可直接应用于教学与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聚碳硅烷(PCS)为先驱体,SiC晶须,SiC微粉或C纤维为增强剂,热解转化制得SiC/SiC或C/SiC复合材料,研究其制备工艺过程对材料的力学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S在1300℃下转化为β-SiC微晶并将未烧结的增强剂网络在一起形成SiC/SiC或C/SiC复合材料。该SiC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常温和高温机械强度,优异的耐热疲劳和抗热震性能,在1300℃空气中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0.
并行科学计算应用的动态I/O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高性能并行文件系统的关键前提是对 I/ O 访问模式的分析和研究。并行文件系统的界面、组织结构、cache 预取算法等都与具体应用的 I/ O 模式紧密相关。目前,大多数对 I/ O 模式的分析局限于其静态模式,而动态 I/ O 模式对并行文件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并行科学计算应用的动态 I/ O 访问模式,总结出科学计算应用在访问数据量、时间间隔、访问顺序性等空间、时间上的一般访问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面向并行科学计算应用的并行文件系统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