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Burn‐in is a widely used metho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or systems after they have been produced. In this paper, we study burn‐in procedure for a system that is maintained under periodic inspection and perfect repair policy. Assuming that the underlying lifetime distribution of a system has an initially decreasing and/or eventually increasing failure rate function, we deriv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for the optimal burn‐in time, which maximizes the system availability. Furthermore, adopting an age replacement policy, we deriv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for the optimal age parameter of the replacement policy for each fixed burn‐in time and a uniform upper bound for the optimal burn‐in time given the age replacement policy.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numerical work for determining both optimal burn‐in time and optimal replacement policy.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7  相似文献   
52.
We consider a mixed‐model assembly line (MMAL) comprised a set of workstations and a conveyor. The workstations are arranged in a serial configuration. The conveyor moves at a constant speed along the workstations. Initial unit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models are successively fed onto the conveyor, and they are moved by the conveyor to pass through the workstations to gradually generate final products. All assembling tasks are manually performed with operation times to be stochastic.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measure of MMALs is overload times that refer to uncompleted operations for operators within their work zone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method to analyze the expected overload times for MMALs with stochastic operation times. The operation processes of operators form discrete time nonhomogeneous Markov processes with continuous state spaces. For a given daily production schedule, the expected overload times involve in analyzing the Markov processes for finite horizon. Based on some important properties of the performance measure, we propose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calculating the expected overload times. Numerical computations show that the results are very satisfactory.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7  相似文献   
53.
本文给出完备的三态部件的可靠性模型类。从静态的观点来看,三态部件的可靠性模型有两类:(1)成功,降格成功,失败;(2)成功,双失败。从动态的观点来看,考虑到三个状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其模型类相对复杂;但是在失败率λ、维修率μ为常数的条件下,只需六个参数(λ1λ2λ3μ1μ2μ3),便可以用马尔可夫模型给出三态部件的可靠性统一模型,并给出部件在三状态的概率函数Pi(t)的解析表达式(t为时间,i表示状态)。  相似文献   
54.
非单调关联故障树顶事件失效概率的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计算非单调关联故障树顶事件失效概率的新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BDD进行故障树中顶事件的不交化工作,可避免求PIS和PIS的最小覆盖的运算过程,为有效解决其运算的NP困难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5.
利用主观数据建立维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在维修建模过程中用三个状态描述设备状态时,利用主观数据和客观数据建立维修模型的程序、方法和示例,所给方法可直接用于实际问题的建模。  相似文献   
56.
运用时间序列的方法对军械装备使用中的故障进行预测,并以火炮射击的距离偏差、火炮轮胎下沉量为例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计算,阐述了预测原理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状态演化级联失效模型的节点重要度评估和网络脆弱性分析方法。故障传递演化的内在机理是基础复杂网络变得脆弱的根源,论文首先在负载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实时跟踪节点负载状态,继而根据节点状态来重分配节点负载的重分配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节点状态演化的节点重要性评估和网络结构脆弱性分析方法,通过脆弱性分析结果找出网络的健壮性参数,并对此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进行失效效果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8.
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复杂性和规模的不断增长使得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越来越短,因此系统的硬软件故障导致并行程序运行出错的概率随之增加。此外,并行程序本身可能存在的编程错误也会导致运行出错。由于处理上述两类故障原因的措施迥异,所以在程序运行出现故障时,用户需要关注故障原因的类别。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作业管理系统Slurm的并行程序运行故障原因识别系统。通过对Slurm进行扩展,监控作业状态,重提交和重运行作业。根据作业运行结果,区分故障原因类别。故障注入方式进行的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59.
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中,电动自行车起火原因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电动自行车采用各种直流电池作为电源,因而与交流电条件下的各种电气火灾调查鉴定有所不同。在直流电源条件下多股铜导线的短路熔痕的形态特征与普通交流电条件下形成短路熔痕的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通过对多股铜导线在直流电条件下一次短路熔痕,过载熔断时所形成的熔断表面及熔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微观形态的观察,可以区分一次短路或过载熔断。  相似文献   
60.
结合高新装备保修需求,引入复合式预防性保修策略,以"定期更换周期内辅以功能检测"这种典型复合维修工作为例,从安全性影响的角度分析了装备的故障发生情况,并建立了其故障风险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例给出了所建模型的应用方法,研究了该策略下决策变量对故障风险的影响,并分析了模型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