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81.
针对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分析需求,构建了基于SCA( Sensor?Controller?Actuator)的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了基于SE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的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并以某防空反导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研究可为装备体系发展论证及作战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2.
目前,国内对航空系统作战效能的分析评估及研究工作正在逐步深入,但这些研究基本上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飞行员.从飞行员自身的角度和飞机人机界面的角度分析了飞行员对航空系统作战效能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提高飞行员自身素质的建议,着重讨论了飞行员幕僚系统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的实现过程及其对辅佐飞行员、提高作战效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83.
基于集对分析的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维修保障系统效能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应用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维修保障系统效能多指标评估模型,以定量的结果对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进行综合评估,并与层次分析法和突变评价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论一致.为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问题寻求出一种新的方法,其评估结果可为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484.
根据特种作战力量网络空间防御作战系统的结构模型的预警、保护、检测、响应和恢复五个方面,按照指标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指标进行量化、一致化和标准化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值,最后利用综合加权法建立综合效能评估模型从而实现对网络空间防御作战的效能评估。该方法适用性和实用性强,为网络空间防御作战效能的评估提供一种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85.
界定了潜射弹道导弹主战系统的范围,给出了其结构模型;基于扩展ADC效能评估方法,建立了系统可用度、可信度的计算模型以及潜射弹道导弹主战系统效能指标体系,给出了其能力量化矩阵的构建方法。通过该评估模型的研究,能为潜射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改进和作战使用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86.
根据无人机下行遥测链路的抗干扰技术,详细分析了无人机下行遥测链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三种干扰方式。研究了宽带噪声干扰、单音干扰和脉冲干扰对无人机下行遥测链路干扰效能,给出了误码率计算模型。最后对三种干扰方式的干扰效能进行了仿真和比较,仿真结果显示在不同干信比的情况下,不同干扰方式的干扰效能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87.
为评估对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干扰效能,结合导引头工作原理和功能特性,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对雷达导引头干扰效能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二级模糊评判模型,采用正态分布形式构造隶属函数,并利用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使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得到改善,实现对雷达导引头的量化评估。最后选择噪声干扰为例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雷达导引头干扰效能模糊评判模型具有实用性,其评估结果可为干扰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8.
How do we understand combat effectiveness – soldiers’ performance in battle? Despite the broad consensus that understanding combat effectiveness is important both for scholars and policymakers, there is widespread disagreement about what combat effectiveness is. More specifically, studies of effectiveness tend to focus on either the skill of soldiers in battle, or their will to fight. Yet both skill and will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an effective fighting forc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understanding combat effectiveness requires understanding both of these key components of effectiveness. In other words, combat effectiveness requires both the skill and will to engage the enemy in an organized manner. It then demonstrates the usefulness of this conceptualization by applying it to the cases of British, Indian, and Australian forces fighting the Japanes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Only when scholars are talking about the same concept will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militaries are effective in battle progress. By comparing different units fighting the same opponent under the same material conditions, I demonstrate that units vary both in their combat skill and their will to fight, and that understanding their effectiveness in battle requires analyzing both of these key factors.  相似文献   
489.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the South Korean security forces through the course of its various counter-insurgency (COIN) operations from 1948 to 1953. We argue that improvements in two interrelated aspects ultimately resulted in higher operational and tactical level performance: unified operational command structure and the subsequent improvements in tactical efficienc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US advisory mission. Through an in-depth case study on how a nascent army improved its capacity in combating homegrown insurgencies, we demonstrate how the actual conduct of operations itself remains just as significant in the assessment of overall COIN outcomes.  相似文献   
490.
基于AHP和云重心方法的装甲兵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利  尤峰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8,30(4):59-60,64
针对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效能评估问题,运用云理论进行了探索。首先,对云重心理论的步骤进行了阐述,结合层次分析法,最后用加权偏离度来衡量系统与理想状态的偏离度,将结果用Matlab三维图形对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描述,图形较直观的反应了其效能问题。此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为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信息系统评估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