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职业卫生、护理学校作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文明,影响着医院、学校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当前中职护理专业护生职业道德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从情感教育、知识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自我教育等教育途径入手,对中职护理专业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深化以任职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是顺应当前武警部队职能任务多样化的必然要求。任职教育适应岗位任职能力的需要必须注重加强军事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贴近纳新”把贴近职能需要纳入教学理念、贴近任职实际纳入组教模式、贴近岗位实用纳入课题施教为着眼点,旨在适应任职教育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分析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课程现存的问题,从专业知识体系、实践应用能力、专业实践素养、专业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探讨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立体式革新的途径及注意事项,以期革新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优化专业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新形势下,学院要按照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和武警总部党委的指示精神,扎实推进任职教育取得新成绩,就要认真总结学院任职教育的经验,找出存在的不足,通过准确把握任职教育的本质,深化对任职教育的研究,增强使命意识,真抓实干,加快学院任职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推进任职教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系统地论述消防特勤队伍在队伍建设与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措施,从而提高专业队伍的抢险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出版改革发展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步伐不断深入,出版产业提出了“五大”战略,“培养优秀职业出版家”就是其中一大战略,可见职业出版家在中国新闻出版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本文从新时期市场对“价值”的新取向来分析“职业”出版家所应掌握的“七种武器”,结合现实,提出“职业”出版家才是出版社“价值”创造核心,应当成为“五大战略”亟待首先建设的。  相似文献   
17.
在边防检查专业教学中,"协同教学法"是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一教学方法在边检专业实践教学的课前准备、教学实施、课后小结环节中得到充分体现,并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伦理自然观随着当今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而兴起与发展,《道德经》中的生态智慧对此具有显著的启示意义。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对《道德经》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作进一步的诠释,以展示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智慧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培养模式的演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突显,高校辅导员除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主要职责外,更多承担起了大量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其工作越来越呈现出了琐碎性、重复性、职业上升通道狭窄、导生关系紧张的明显特点。本研究基于知乎平台的文本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思路,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及其工作状态进行刻画。研究发现:(1)在辅导员制度良性运行的情况下,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呈现出主体关系的平等性与沟通交流的友好性,但是一旦辅导员制度的运行走向异化,师生关系趋向紧张;(2)辅导员处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第一线,尽管诸多问题的根源并非辅导员本身的工作失职,学生也容易将对制度规则、管理模式的不满泛化地转移至辅导员的身上,双方缺乏理解;(3)辅导员职责早已超越了行政事务性工作的范畴,作为院校与学生的中介点,辅导员身处于多元诉求与多重利益的交合处。平衡与协调多元主体之间的不同诉求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对此,要更加关注高校辅导员群体,从建立科学的多方参与工作评价机制与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体系两方面对现有辅导员制度加以完善,将院校行政系统评价与学生群体评价相结合,同时加强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为辅导员提供更加专业化的职业晋升通道。  相似文献   
20.
Regrettably, moral arguments are largely absent from the current debate on nuclear disarmament. Indeed, complementing politico-strategic thinking with ethical categories could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 the abolitionist call. To fill the gap,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nuclear ethics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and especially its position on nuclear deterrence. If this strategy was granted interim and strictly conditioned moral acceptance during the Cold War, nuclear deterrence is today increasingly considered ineffective, an obstacle to genuine disarmament, and hence morally unjustifiable. In the new security context, the conditions for the Catholic Church's “interim nuclear ethics” have altered, and nuclear disarmament has become a feasible option and an alternative strategy to deterr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