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1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31.
压制兵器火控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部队编制体制变革,数字化部队建设,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出现等多方面分析压制兵器发展面临的形势,以及国外压制兵器发展现状,总结分析压制兵器的发展趋势,并归纳提炼出火控系统应从信息综合化、系统模块化、系统体系结构分布化、功能一体化、火控射击控制闭环化和快速实时解算等6个方面发展趋势,以实现精确、快速、协同的综合武器控制.  相似文献   
932.
武器-目标分配(WTA)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武器-目标分配(WTA)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述评.介绍了WTA问题的概念、基本模型、数学性质以及WTA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目前WTA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模型研究与算法研究两个方面.模型研究以静态模型的研究为主,但动态模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算法研究则主要采用智能算法对WTA问题进行求解.目前基本上已经解决了小规模的静态WTA问题,但尚未有效解决大规模的动态WTA问题.  相似文献   
933.
大气层内燃气动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燃气动力(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的控制方式、姿控发动机控制周期、点火逻辑及姿控发动机启控策略等进行了初步探讨。重点对采用燃气动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式中舵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及仿真研究,对姿控发动机控制周期及控制回路工作周期对制导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仿真研究。通过仿真研究表明:在末制导阶段,采用燃气动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式可提高导弹的快速性,进而提高导弹的制导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34.
基于李亚普诺夫最优反馈控制的2种实现方法,即时间最速下降法与空间最速下降法,提出了一种混合策略。应用于导弹中制导,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可以极大地缩短中制导飞行时间并大幅度地提高中制导末端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5.
文章试图从教育成本概述、教育成本的类别、教育成本核算、教育成本预测与计划以及教育成本控制等方面对教育成本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36.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弹这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智能弹药,综述了二维弹道修正弹的发展、主要修正机构方案及其制导控制技术。对二维弹道修正弹的研制历程进行总结,梳理发展脉络揭示其发展规律,分析二维修正弹的打击任务。对几种主流修正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各机构的作用特点及研究难点。基于二维弹道修正弹打击任务需求,从气动辨识及状态估计算法、修正机构参数优化设计算法和制导律三个方面总结其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智能算法,特别是神经网络理论在二维修正弹控制算法领域的研究应用。进一步指出二维弹道修正弹的控制研究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二维弹道修正的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37.
针对人与远程无人设备协同精准配合的迫切需求,以机器人操作系统为基础构建了一种人机共融的远程态势感知系统,并开展了实验与分析。该系统以视觉定位技术为基础,以人机感知共融为切入点,通过实时三维场景重建技术与场景一致性融合方法,将无人设备探测到的环境及目标信息进行三维重构,并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进行显示,与人的视觉信息进行一致性融合,实现无GPS条件下远程无人设备与人所佩戴的增强现实设备之间的协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近距离时具有较好的人机协同定位准确度,定位精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所构建的系统使无人设备成为人眼的延伸,在不干扰人员正常行动的情况下实现了穿障碍、跨视距的感知能力,在未来信息化作战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8.
本文考察双语者二语熟练程度及不同语言使用特征对其抑制控制能力影响的差异。根据二语的熟练程度将被试分为熟练双语者组和不熟练双语者组,在熟练组和不熟练组中根据不同的语言使用特征划分为以口语为主和以阅读为主的两个被试组。所有被试都参与Stroop任务、Simon任务和Flanker任务。结果发现:熟练度高的双语者在三种任务中均表现出了优势反应。说明二语熟练程度对双语者的抑制控制能力有着促进作用;在不同语言使用特征组中,两组被试在simon任务与stroop任务中表现无显著差异,但表现出明显的CA效应。表明二语熟练度影响双语者的抑制控制能力;语言使用特征的不同对双语者的抑制控制能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39.
提升无人机的自主控制能力可有效提高无人机在复杂对抗环境下的作战性能。系统工程是指导复杂系统研制的有效手段,采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关注系统的整体效能优化实现。系统工程覆盖复杂工程型号生命周期的全流程活动,包括概念论证、工程开发、生产制造、使用服役、综合保障以及系统退出等过程,能够为系统开发中各工程技术的应用,跨专业工程合作以及项目管理建立切实的技术路径。无人机外部应用背景环境与内部体系结构相互交联,是一个典型的“系统之系统”(System of Systems)。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是跨域、跨平台的复杂“系统之系统”。本文从系统复杂性出发,介绍了无人机系统组成、自主控制系统以及无人机自主能力等级,以期为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40.
Rong-Hua Lei  Li Chen 《防务技术》2021,17(3):874-883
The dynamic modeling, finite-time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and vibration suppression of a flexible two-link space robot are studied. Firstly,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system i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Lagrange method with assumed mode method.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base attitude and the joints of space robot can reach the desired positions within a limited time, a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NFTSM) controller is designed, which realizes the finite-time convergence of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errors. Subsequently, for the sake of suppressing the vibrations of flexible links, a hybrid tra-jector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virtual control force is developed, which can reflect the flexible modes and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errors simultaneously. By modifying the original control scheme, a NFTSM hybrid controller is proposed. The hybrid control scheme can not only realized attitude stabili-zation and trajectory tracking of joints in finite time, but also provide a new method of vibration sup-press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gned hybrid control strate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