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深海会聚区效应是深海水声传播显著的特征,并为远距离潜艇探测提供了有效途径。首先分析了深海会聚区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然后根据海区会聚区的预报距离和宽度,构建了舰艇采用两次机动穿越会聚区测算被探测潜艇的位置和运动要素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舰艇两次穿越会聚区的方法和求解潜艇运动要素和位置的过程,分析结果验证了舰艇穿越会聚区对潜艇定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53.
为使海杂波的仿真与作战环境相结合,介绍了利用球不变随机过程(SIRP)仿真相关K分布杂波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拟合的时空相关K分布海杂波仿真方法,并结合具体的雷达波形实现了海杂波的信号级合成。通过仿真实验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4.
信息化使战争的节奏加快,如何满足快节奏战争对装备的需求,无疑是军事保障领域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供应链思想被引入军事物资保障系统后,已在多个领域发挥了显著的效用.建立装备供应链网络对提升远海作战装备供应能力既有现实意义又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信息化条件下远海作战需要更有效率的装备供应体系,另一方面企业供应链为装备供应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本文通过对远海作战装备供应链目标和特征的分析,参照企业供应链和美军海上供应链建设的情况,建立了远海作战装备供应链网络,并对供应链流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5.
低入射余角下雷达海杂波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低入射余角下雷达海杂波的建模、仿真算法及实现问题。根据实际背景 ,对实测数据进行深入讨论 ,建立起一个较为准确的海杂波幅度分布模型与功率谱模型 ;针对非相参和相参两种雷达体制 ,分别采用修正的零记忆非线性变换法和球不变随机过程法来实现具有给定相关性的K分布随机数序列的产生 ,并以VisualC + +为平台实现了仿真软件。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
剖析了常规潜艇柴油机排气系统中的最新设备——多功能集水箱的作用、工作原理,进而对它的推广应用及发展前景作些展望.  相似文献   
57.
战斗机在对地/海攻击时,地/海杂波对机载火控雷达的工作效能会产生较大影响。分别针对无干扰和压制干扰条件下两类典型体制的机载火控雷达,给出地/海杂波功率的确定方法,建立了地/海杂波背景下机载火控雷达效能评估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无干扰与压制干扰条件下地/海杂波对机载火控雷达工作效能的影响,为机载火控雷达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8.
应用信息论的原理,从信息量和信息熵的角度分析了海洋环境与潜艇信息化作战的关系。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会使己方获得的更有效的信息,减少不确定性,从而对敌形成为一种信息优势。根据理论模型中信息量与信息熵的关系,进而提出信息优势获取的不对称性、加强一体化研究以及前沿或先导技术研究以保持信息优势的等观点。该研究对于系统地分析海洋环境与潜艇信息化作战,定量评估信息化作战效能以至反介入作战等论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9.
提出一种适用于探雷声纳图像的疑似水雷目标扫描分割方法。该方法以图像区域生长法为基础,根据探雷声纳的成像原理及水雷目标的图像特性,对区域生长法中的参数做了特别设定,分搜索和定位两步对图像中疑似目标进行扫描分割,讨论了搜索和定位两种扫描窗口的尺寸及扫描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探雷声纳图像,可得到符合预定信混比要求的疑似目标区域,为基于探雷声纳图像的水雷自动判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safely and swiftly navigating through a spatial arrangement of potential hazard detections in which each detection has associated with it a probability that the detection is indeed a true hazard. When in close proximity to a detection, we assume the ability—for a cost—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the hazard is real. Our approach to this problem involves a new object, the random disambiguation path (RDP), which is a curve‐valued random variable parametrized by a binary tree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We prove an admissibility result showing that there is positive probability that the use of an RDP reduces the expected traversal length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shortest zero‐risk path, and we introduce a practically computable additive‐constant approximation to the optimal RDP. Th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re complemented by simulation and example.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