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We derive sufficient conditions which, when satisfied, guarantee that an optimal solution for a single‐machine scheduling problem is also optimal for the corresponding proportionate flow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We then utilize these sufficient conditions to show the solvability in polynomial time of numerous proportionate flow shop scheduling problems with fixed job processing times, position‐dependent job processing times, controllable job processing times, and also problems with job rejection. © 201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2: 595–603, 2015  相似文献   
72.
It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the first model involving job scheduling was presented by Selmer Johnson and published in the inaugural issue of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Quarterly (NRLQ) in 1954. NRLQ also published another seminal scheduling paper by Wayne E. Smith a short time later.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discuss the contribution of NRLQ and the role of the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eduling literature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1954–1963). We also provid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apers by Johnson and Smith. © 201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2: 335–344, 2015  相似文献   
73.
整个反导射击过程可以简单看作一个基于预测的遭遇点起始的,不断重复、修正的过程。分析遭遇点预测的时间和空间前提,并给出遭遇点预测的3个基本准则;在多准则下建立了单遭遇点预测模型,给出了模型公式中未知量的转化方法;分射击-观察-射击和射击-射击两种情况建立了多准则下多遭遇点预测和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拦截弹最晚发射时间的计算方法;就观察时机对遭遇点预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建模。部分研究属于探索性的研究,相关结论对指控模型开发和实施连续反导,从方法和作战理念方面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4.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载单站无源定位的精度,将磷虾群优化思想引入到粒子滤波的重采样阶段,提出了一种磷虾群免疫粒子滤波算法。该算法利用磷虾的受诱导运动、觅食以及随机扩散行为,将粒子导向高似然区域,有效缓解了粒子退化问题。同时,其采用了人工免疫算法的变异操作,避免了早熟现象的出现,提高了粒子的多样性,克服了粒子贫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改善了机载单站无源定位的定位精度以及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5.
为了实现某型单兵火箭的射击在陆军分队作战模拟仿真系统中的仿真模拟,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对单兵火箭提前修正量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单兵火箭的射程与提前修正量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统计规律,给出了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提前修正量的置信区间,论证了在置信区间中的实际提前修正量的射击的弹着点符合正态分布的射击规律和散布律公式。根据得到的理论结果,指导模拟仿真系统对单兵火箭的射击进行仿真模拟。  相似文献   
76.
为提升E-PHEMT微波宽带放大器的抗静电能力,在分析放大器3个端口电路结构的基础上,兼顾静电保护效果、电路尺寸、微波特性与被保护电路的有机结合,提出基于PIN二极管作为基本组成元件的微波宽带放大器静电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并研制出实物样品.通过试验对比放大器改进前后的电性能和抗静电能力,其结果表明:改进后样品的微波特性满足规范要求、抗静电能力由500V提高到2 000V.该设计方法和思路在保障放大器电特性的基础上,提升了放大器的抗静电能力.  相似文献   
77.
Earlier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nonoverlapping temporal aggregation on demand forecasting showed the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such an approach under a stationary AR(1) or MA(1) processes for decision making conducted at the disaggregate level. The first objective of this note is to extend those important results by considering a more general underlying demand process. The second objective is to assess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ggregation may be a preferable approach for improving decision making at the aggregate level as well. We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previous results under more general conditions, and we show the increased benefit resulting from forecasting by temporal aggregation at lower frequency time units.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1: 489–500, 2014  相似文献   
78.
并联放电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工作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凭借射流速度高、工作频带宽、响应迅速等优势在高速流场主动流动控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克服单个激励器控制能力弱、控制范围窄的缺点,开展了并联放电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的研究,搭建了最多支持三路并联放电的微秒脉冲电源。测试结果表明,电源在空载及负载条件下可以实现1000 Hz稳定放电。随着放电电容的增大,放电电能的提高,等离子体电弧的温度升高,激励器腔体内气体被加热得更剧烈,产生的射流速度增大。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激励器的击穿电压降低,放电电能减小,射流速度减小。通过对触发信号的调制,可以实现每个激励器的独立控制,使得并联式激励器具有更强的流动控制灵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激励器工作相位与触发相位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9.
对单点系泊船舶的Hopf分岔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试验方法和过程;探讨了不同来流速度和系缆长度对于船舶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试验表明,船模运动呈现出典型的非线性特征,观察到了吸引子的共存,平衡点稳定性丧失和Hopf分岔现象.利用振动衰减系数计算了Hopf分岔值,与试验结果相比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得到了试验条件下的Hopf分岔集,指出其对于系泊系统的设计是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80.
电晕放电若干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空中带高压物体的电晕放电辐射信号特征,采用组建的静电放电测试系统对电晕电流及其辐射信号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电晕放电脉冲波形具有明显的极性效应。负极性下先发生电晕放电,且电流波形的上升时间小于正电晕电流;电晕放电信号波形前沿陡峭,上升时间从几个ns到二十几个ns;电晕放电辐射信号的频谱成钟型连续谱,其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20~100MHz之间;极性不同,电晕放电辐射信号波形不同,并且正电晕信号幅值高于负电晕信号幅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