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根据敌情我情,求出想定潜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以便水面舰艇事先采取一些有利措施,及时做好防范准备。从作战使用的角度出发,在解剖鱼雷射程圆的基础上,探讨了潜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的形成原因,并对潜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的扇区角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了水面舰艇减少或消除潜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基于LDA算法的一维距离像特征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线性分辨分析(LDA)基础上,通过遗传算法寻找Fisher准则下最优的线性映射中心和相应的最优映射,使不同模式在特征空间内具有最大的可分离性,并将该算法用于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特征提取与识别中。实验表明,和原算法相比,新算法在特征提取性能和目标正确识别率上有较大提高,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高分辨距离象是高频区雷达目标识别的最基本的依据。文中对高分辨距离象用于目标识别的两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关角度的概念。该概念反映了距离象与目标整体之间的相似性 ,是基于距离象目标识别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分析了距离象相位信息的重要性 ,指出了利用距离象相位信息进行目标识别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4.
二面角是众多雷达目标中的典型散射结构,是典型的二次散射体,其特征的识别对于复杂目标的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中首先在频域内应用PO光学计算方法得到二面角的散射信号,通过IFT变换得到时域散射信号。采用幅度调制信号与目标的时域散射信号进行卷积,即得到目标的距离像  相似文献   
105.
在分析关系数据库SQL查询语言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介绍了如何利用PB6.0实现数据库动态查询.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利用简化的刚体弹道方程分析了各种空气动力系数对于动力平衡角的大小及其曲线形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动力平衡角对于射程及偏流的影响。通过计算表明,由动力平衡角产生的马格努斯力有时对射程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由马格努斯力矩等因素造成的动力平衡角曲线形状的变化,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升力对射程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以声纳方程为核心,探讨诸参数对鱼雷自导作用距离的影响,着重分析 SL,GL,DT 以及鱼雷自噪声 NL 与自导作用距离的关系,并且提出了降低鱼雷自噪声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利用 Michael 连续选择定理与 F.E Browder 次连续(S)_+型映射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构造了带紧扰动的1.s.c.集值(S)_+型映射的拓扑度,并讨论了作为其应用的不动点与值域问题.  相似文献   
109.
付耀文  黎湘 《国防科技》1998,19(1):23-25
本文分析了利用一维距离像进行目标识别的问题。通过对目标相邻的一维距离像进行幅度平方平均处理,得到比较稳定的平均距离像。然后将目标的平均距离像看作二值图像,提取它的矩特征用于分类识别。对三类飞机目标进行分类识别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0.
导弹潜艇超视距作战是现代装备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海战的需要.明确了导弹潜艇超视距作战能力的概念,分析了导弹潜艇超视距作战能力指标的要素,重点介绍了影响导弹潜艇超视距作战能力的三个指标,即生存能力、信息保障能力和潜射导弹系统作战能力,并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为下一步能力评估奠定基础,也为导弹潜艇超视距作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