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时期研究生科学精神培养与塑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调查问卷的分析入手,对当前研究生科学精神的现状作出客观描述,认为研究生缺乏科学精神并不只是个别现象,而在相当一部分的研究生中存在。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塑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生、导师、学校多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2.
责任意识不仅是内化的思想,也是外化的行为。其丰富内涵包括个人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责任意识四个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生逢其时,又肩担重任。其责任意识强弱对于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构建和谐文明家庭、达成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根据对北方民族大学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状况总体上符合时代要求,但由于教育主体在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过程中不同程度、不同方面上的缺失和弱化,从而使得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状况令人忧心。因而,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把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看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维度思考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优化路径,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3.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并就具体构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4.
对学历教育型军队院校应突出军事特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浪潮扑面而来,我军以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为己任,军队院校对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我院作为学历教育型军队院校,重点是培养"合训分流"模式人才.为此,文章首先阐述学历教育型军队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突出军事特色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同时又对突出军事特色的主要做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以石河子大学理学院新审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根据土地科学的学科性质和土地管理实际工作对人才规格的需求,结合兵团实际,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平台搭建等四个方面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6.
武警学院担负着为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培养人才的重任.要加速人才的培养,就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院校办学规律,以素质教育为着力点,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即坚持政治建校;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推进自主创新;迎评促建,评建结合;加快发展步伐;创建"和谐校园".只有这样,才能为部队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7.
模块化军事素质培养体系的核心和特色是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6个“模块”;这6个“模块”分别在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实施,达到阶段教育目的,并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使人才达到最终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8.
刘艳琼 《国防科技》2017,38(2):073-079
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得出,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也是第一战斗力。这个看似显见的论断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值得直白昭示、大力宣扬,它彰显了军事理论的极端重要性。科学的军事理论把握国家安全拓展规律,是军事人才培养的总体方针;科学的军事理论洞察军事技术发展规律,是武器装备建设的根本指导;科学的军事理论洞悉战争演变规律,是作战方式创新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39.
人才是战斗力生成的关键之所在.装甲旅(团)是我军作战与编制的实体,装备保障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管理至关重要.装甲旅(团)必须盘活用人视角,把握人才成长的内外因素和一般规律,科学筹划专业人才发展战略,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以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迎接世界新军事技术革命的挑战.  相似文献   
4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能力的课程。由于该课是一门融政治性、知识性、思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广泛,现实性和针对性很强。因此在教学上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好教师教学的主导性,调动学生主体作用是当前进一步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该文分析了发挥教师教学主导性的重要作用和当前这一课程教学面l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强教师教学主导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