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炮兵实施机动是提高其生存能力与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从集结地域至待机阵地机动阶段由于距离对方近、暴露时间长,且对方毁伤火力种类最为丰富,是威胁最大的阶段.以机动自行和牵引炮兵连为研究对象,对该阶段榴弹攻击行进中炮兵连的毁伤概率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对两者而言,当航路角<15°或>60°时,被毁伤概率都相对较小;当航路角在15°~60°之间时,被毁伤概率也都相对较大;而当航路角一定,被毁伤概率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当自行和牵引炮兵连的行军速度分别大于40 km/h和35 km/h,被毁伤概率的减小幅度趋于缓慢等结论.  相似文献   
52.
比较了"铜斑蛇"和"红土地"两类激光末制导炮弹控制方式,分析了两类末制导炮弹的气动布局、控制方式和旋转稳定方式;通过比较得出了三通道控制方式比旋转双(单)通道控制方式控制效率高,但其控制系统结构相对复杂的特点以及弹丸在设计时所采用的气动布局和在空中的旋转特点与控制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53.
基于蚁群算法和禁忌搜索的部队机动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对部队机动路径选择问题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道路网的扩大使问题求解的规模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作战环境和任务的变化使得问题本身不得不从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针对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引入信息熵理论作为目标评价准则,借助改进的蚁群算法、禁忌搜索算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方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仿真结果分析认为,算法是切实有效的,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4.
由于传统Dijkstra算法只能求解最优路径,结合兵力机动路线选择的需要,将求解k短路径的实用算法引入到兵力机动路线优化问题中,给出了算法的数据结构和步骤。在道路权重的确定上,提出将路程、通行能力和安全性三项指标相结合的思想,并给出了综合权重的计算方法。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5.
战斗机指挥引导中的威力场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场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战斗机之间也存在类似的相互作用.提出战斗机威力场概念,建立威力场的理论框架与模型.战斗机威力场产生两种势:斥力势与引力势.斥力势表示由战斗机产生的排斥其他物体接近的作用.引力势是指战斗机的各种威力对周围空间产生的影响.分别建立斥力势和引力势的计算模型.引力势模型由6个部分构成:方向、目标探测、攻击、到达、电子对抗和通信,我机产生的引力势为正,敌机为负.两种势在整个空间都具有可叠加性.应用威力场理论对战斗机安全距离控制、态势评估和战斗机引导控制等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仿真算例来验证该理论.#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野战炮兵中的迫击炮分队在射击指挥方面摆脱传统的定位、测地和侦察三方独立不成系统的模式,采用当前比较先进、可靠性和精确的光电技术和现代电子技术将迫击炮的指挥通过建立新的射击系统模型,重新合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指挥子系统,本系统集侦察、测地计算和指挥于一体,大大提升迫击炮在现代战场中的控制和转换战局的地位,充分发挥机动型作战部队在敌后空降作战的优势,体现传统武器和现代指挥技术完美结合下,指挥系统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对敌后方区域的侵袭和压制、破坏敌方火力点的优点,尤其对于敌后空降作战和正面登岛作战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消防性能化设计应用于某机场新航站楼的案例,给出了关于防火分区面积扩大、疏散距离超长、大空间烟控系统设计、以登机桥作为疏散出口等消防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机场人员荷载的确定方法。同时就航站楼特有的空陆隔离措施以及防火分隔对人员疏散的影响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58.
指令时延对舰空导弹中末制导交班误差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标作直线飞行和机动飞行两种情况出发,建立相应的舰空导弹中末制导交班时的导引头指向误差模型和导弹速度矢量指向误差模型,指出了相应的误差修正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析了计算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9.
末修迫弹修正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脉冲控制迫弹末修原理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在六自由度弹道模型上进行了蒙特卡洛仿真打靶试验。分析在落点预测导引模式和XZ追踪导引模式下,脉冲启控时刻、脉冲个数和修正模式对修正效果的影响,并对两种导引模式修正原理和特点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得到两种导引模式下确定脉冲参数的原则。  相似文献   
60.
带落角约束的再入机动弹头的复合导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再入机动弹头垂直打击目标的要求,研究了具有末端落角约束的复合导引律.该导引律包括俯冲平面内的制导方程和转弯平面内的制导方程,通过在最优导引律的基础上引入滑模变结构控制,增强导引律的鲁棒性.为了减小控制量的抖振和能量损耗,提出了采用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自适应调节切换项增益的方案,数学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还表明,与最优导引律相比,复合导引律在外界干扰的影响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