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集成电路ESD注入损伤效应及注入电压与能量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静电放电(ESD)模拟器对集成电路芯片进行电压注入损伤效应实验,通过存贮示波器记录的波形进行乘法和积分运算,得到对应注入电压下芯片上吸收的平均峰值功率和能量。对放电电压与平均峰值能量作散点图,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离散点进行拟合,针对该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最终建立了ESD注入电压与平均峰值能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2.
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所给出的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结构 ,分析了其补偿电压型负载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关键技术之一———获得参考电压的控制策略 ,包括检测电源电流和检测负载电压两种控制策略 ,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电路。最后 ,通过实验研究了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采用这两种不同控制策略时对电压型负载的谐波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53.
舰艇电力系统稳态参数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方法--"节点电势法",该方法适用于任何复杂结构的电力系统,并充分考虑了电动机参数、机械负载特性等对系统稳态参数的影响,计算精度高,方法简单,易于计算机实现,收敛性好,且具有较好的延伸性.  相似文献   
54.
针对压控振荡器调频非线性误差的准确估计与校正问题,提出一种以一维距离像对比度最优为准则的自适应估计与校正方法。本方法建立引入温度变量的压控振荡器频率特性模型,并据此估计出某一温度值对应的调频非线性误差,在对中频回波进行误差补偿和一维脉压后,以一维距离像的对比度最优作为迭代收敛准则,实现调频非线性误差的最优估计与校正。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温度因素对压控振荡器输出频率的影响,能够在不增加硬件复杂度的前提下,通过算法实现对调频非线性误差的估计、跟踪与补偿。与传统基于硬件电路进行估计或校正的方法相比,新方法无需由硬件组成闭环估计通道,且具有实时性强、运算量小、补偿精度高的优点,对于克服实际工程应用中压控振荡器器件的参数漂移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以无伞末敏子弹为背景,分析了描述大攻角飞行弹丸横向运动和角运动的运动变量,建立了大攻角情况下弹丸所受非线性空气动力和空气动力矩的模型,推导出了复数形式的弹丸横向运动与角运动方程。数值积分计算表明,弹丸在特定非线性空气动力和力矩作用下,能够形成所需形式的扫描运动,证明所建力学模型正确合理,可以用于无伞末敏子弹动力学特性的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56.
针对火炮性能测试时难于实时、准确测量炮口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位置传感器(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PSD)的炮口扰动测试方法。采用光学杠杆、激光脉冲调制、高精度光电位置传感器、高速数据采集技术,以及所建立的PSD测量炮口角数学模型构建炮口角测量系统,可有效消除炮口闪光、外界自然光及蚊虫干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7.
利用金属膜电阻设计并制作了用于陡化前沿Marx发生器调试的大功率低电感负载.其阻值约为90Ω,电感约为55nH,基本不具备分散电容.该负载采用线性渐变的圆锥外型结构,有利于减小信号在负载上的反射,配合电容分压器使用能够很好地完成对前沿约为几ns的快前沿高压脉冲的测量.理论估算了该负载的功率容量,并利用PSpice软件模拟了对其进行脉冲方波加载的情况.该负载用于调试陡化前沿的Marx发生器的实验中,获得了幅值约210kV,脉宽近40ns,前沿为5ns的快前沿高压脉冲.多次实验结果表明该负载性能稳定,适用于陡化前沿Marx发生器的调试工作.  相似文献   
58.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概念及其分类,对电压稳定性的静、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最后综合运用连续潮流法、模态分析法、分岔理论以及时域仿真法对WSCC9节点系统进行了电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方法能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分析的结果是有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59.
工作电压对喷射电沉积Ni镀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喷射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镀层。研究了工作电压对电流特性、镀层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工作电压的升高,平均电流密度逐渐增大,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逐渐增强,镀层表面的平整度和减摩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60.
在过阻尼RLC电路分时放电的基础上,提出新型高压方波脉冲产生方法。理论分析表明:过阻尼RLC电路产生的双指数电压波与脉冲形成线产生的方形电压波具有类似的上升沿和平顶。电路模拟表明:通过人工过零技术可以对双指数电压波进行截尾,从而形成完整的高压方波脉冲。建立了原理验证性样机,由两组RLC电路构成,每组电路包含一台脉冲电容器和一只三电极场畸变气体开关,两组电路共用一个上升沿调节电感。实验证明:样机可以在电阻负载上输出幅值为17 kV、平顶宽度为330 ns~5.8μs、上升沿为100~350 ns的单极性高压方波脉冲。该方法适应性强,对负载变化不敏感,同时具有良好的可调节性,方波上升沿、平顶宽度连续独立可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