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了解决弹道导弹在高海拔发射场进行飞行试验时的大动压检验问题,提出一种模拟大动压条件的试验弹道设计方法。针对发射场的实际特点,建立残骸再入的动力学模型与落区边界模型;将大动压模拟条件转化为过程约束,提出一种主动段联合优化策略。基于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分别设计了三组满足不同大动压模拟条件和各项约束的试验弹道,并给出了对应的落区调整方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设计结果表明,最大动压主要出现在一级,一级最大负攻角增加,则最大动压也明显提高;同时调整发射方位角和二、三级程序角可以保证试验弹道满足弹头落点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82.
针对合成分队不同指挥层级之间的决策交互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主从决策的双层武器目标分配模型。该模型能够体现上下指挥层级之间交互式决策协调优化的特点:上层目标为主攻方向我方遭受威胁最小,下层目标为对敌打击最大。结合合成分队作战决策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种求解该模型的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有效,改进的求解算法能够获得满意解。  相似文献   
83.
针对阵列体制雷达,由极大似然估计导出自适应多零点单脉冲测角原理。分析发现迭代步长过大导致双零点单脉冲技术在多目标条件下失效,因此提出加权步长改进角度估计的迭代过程,只需要较少计算量就能实现群内多个目标的精确测角。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较高信噪比条件下可以精确测量群内三个目标角度,测角误差约为0.15倍波束宽度;当群目标数较多或者目标相位差接近于0时,算法性能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84.
《防务技术》2019,15(3):313-318
In a quest of search for a new burning rate modifier for composite propellant, strontium titanate (SrTiO3), a perovskite oxide has been chosen for evaluation in a composite propellant formulation based on its other catalytic applications. Initially, SrTiO3 was characterized for particle size, morphology and material/phase identification (using XRD). By varying SrTiO3 content in a standard composite propellant, different compositions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performance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 like the end of mix (EOM) viscosi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nsity, burning rate, pressure exponent (n-value), etc.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2% SrTiO3 causes more than 12% enhancement in propellant burning rate (at 70 ksc pressure) in comparison to the standard propellant composition. The pressure exponent also increases to 0.46, whereas the standard composition was having its value as 0.35.  相似文献   
85.
为进一步提高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突防性能,提出高超声速飞行器低可探测性滑翔弹道优化方法。考虑飞行器180°×360°方向的雷达散射截面,针对原数据尖峰多、收敛难的难题,运用高斯滤波法对其进行预处理,既不改变原数据趋势又加以平滑,提高优化问题收敛性能。为使计算所用雷达散射截面数据具备较强的保真性,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调用离散数据计算实时雷达散射截面。完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低可探测性滑翔弹道优化问题的建模,以探测概率为目标函数,运用hp自适应Radau伪谱法优化求解,采用逐步计算策略进一步提高优化效率和收敛性能。与传统最短飞行时间弹道对比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飞行器被雷达发现的概率。  相似文献   
86.
在介绍超高压共轨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GT-Power软件建立单缸超高压共轨柴油机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而后通过模型分析不同喷油速率、靴形喷油速率耦合不同预喷油量和靴形喷油速率耦合不同预喷提前角对超高压共轨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以及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超高压共轨系统中电控增压器电磁阀和喷油器电磁阀的开启时间,能够实现喷油速率的柔性可调。随着喷油速率从矩形变化到靴形,柴油机缸内压力、温度以及NO_x排放量均逐渐降低,而soot排放量逐渐升高,且靴形喷油速率可使柴油机获得最大的功率(扭矩)和最低的油耗率。靴形喷油速率耦合较小的预喷油量可以使柴油机获得更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燃烧特性,但同时也会导致NO_x排放量的升高。靴形喷油速率耦合较大的预喷提前角有助于改善柴油机排放特性,但受到预喷油量的限制,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7.
无线认知网络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网络的核心架构之一。该网络能解决日益增长的频谱使用需求和低下的频谱使用率之间的矛盾。通过伺机接入临时可用频谱资源,其频谱利用率能得到大幅的提高。由于频谱资源分配是影响频谱资源利用率的关键,因此如何对频谱资源进行高效的分配一直是无线认知网络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我们证明了在异构频谱使用概率条件下的最优频谱分配是NP难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最大加权独立集的频谱分配算法——DMWIS。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2/2)。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验证了在90%以上的不同随机网络环境下算法能在3轮内收敛,并且该算法一般能获得最优解90%的性能。  相似文献   
88.
针对电子对抗对空侦察雷达阵地优化配置问题,通过分析雷达站的侦察范围与定位条件,提出双机定位和三机定位的最优配置模式,分别建立双机定位和三机定位的最优站距、定位纵深、配置间隔、阵地高度等相关参数的计算模型。通过对电子对抗对空侦察雷达阵地优化配置问题进行实例计算,表明模型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89.
轻质复合材料及其结构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航天航空飞行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考察玻璃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方形截面桁架在典型弯曲载荷工况条件下的非线性结构承载性能。采用Isight集成平台对桁架结构进行多参数优化设计,获得满足结构刚度和承载性能要求的最轻质桁架结构的几何参数,并分析最优化结构在载荷作用下的结构非线性响应行为。结果表明采用Isight平台对桁架结构进行多参数优化设计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90.
Burn‐in is a technique to enhance reliability by eliminating weak items from a population of items having heterogeneous lifetimes. System burn‐in can improve system reliability, but the conditions for system burn‐in to be performed after component burn‐in remain a little understood mathematical challenge. To derive such conditions, we first introduce a general model of heterogeneous system lifetimes, in which the component burn‐in information and assembly problems are related to the prediction of system burn‐in. Many existing system burn‐in models become special cases and two important results are identified. First, heterogeneous system lifetimes can be understood naturally as a consequence of heterogeneous component lifetimes and heterogeneous assembly quality. Second, system burn‐in is effective if assembly quality variation in the components and connections which are arranged in series is greater than a threshold, where the threshold depends on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component failure rates.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50: 364–380, 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