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前置角的准确度是表征高炮瞄准具综合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对其进行精确测试。为此设计一性能综合测试系统,根据在最佳零位和空回条件下高炮前置角测试结果与理论值间的偏差值,实现对瞄准具性能的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92.
分析了决定火控雷达作用距离的各项因素 ,介绍了脉冲压缩技术的发展 ,论述其在高距离分辨率下提高雷达作用距离方面具有的优势及在其它方面具有的潜在优势 ,并简介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3.
低空、超低空目标的日益增多,促进了超低空目标侦察技术和防空兵火控观念的改变.对雷达超低空侦察技术、被动声纳超低空预警技术、地面防空兵器数字化火控技术3个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4.
在复杂电子对抗条件下,采用伴飞诱饵对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进行干扰可以有效地提高载机的突防和生存概率。为一次得到在干扰下空空导弹脱靶量与时间的关系,分析诱饵对空空导弹干扰的对抗过程,创新性的采用伴随方法建立了诱饵作用下空空导弹末制导伴随模型,并通过放真程序进行仿真得到对抗过程中各种条件下的空空导弹末制导脱靶量,结果表明,载机在合适的时间投放诱饵并机动能够引起较大脱靶量并降低空空导弹对载机的威胁程度,证明了伴随方法的有效性并为伴飞诱饵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Hamilton系统是非线性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很多人在超二次或次二次条件及其他一些条件下对Hamilton系统的周期解进行了研究。此文则研究了非自制二阶Hamilton系统在零点局部环绕及“非二次”条件下周期解的存在性,并利用局部紧性条件(C)条件以及极大极小方法证明了其周期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96.
针对互联网中高速长距离网络上的拥塞控制问题,基于同步AIMD源在Drop-Tail网络环境下竞争带宽的网络模型,提出了一个新的AIMD拥塞控制算法,I-TCP。通过合理地设计高速和低速模式以及模式切换规则,使得该算法适合于配置到高速长距离网络,同时在传统低速网络中也具有很好的性能。仿真试验表明,I-TCP中的AIMD算法在高速长距离网络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效率、公平性和网络响应性。  相似文献   
97.
为提升物联网与边缘计算应用中前端节点间的数据访问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远程零拷贝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无须借助特殊硬件,可直接基于通用网卡设备实现零拷贝的数据传输框架;充分利用新型非易失内存的随机访问特性,尽可能减少数据缓存和拷贝,提高数据访问的吞吐量。建立缓冲区池,精简并融合传统网络栈和存储栈,从而缩短文件访问路径,减少软件冗余,降低数据访问延迟。最终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远程数据访问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远程零拷贝文件系统比传统网络文件系统减少了42.26%~99.19%的读写延迟,细粒度访问下的吞吐量最高可提升1297倍,显著降低了处理器开销和缓存失效次数。  相似文献   
98.
战斗机“滚筒”机动的末端规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线实时计算末端规避策略飞行员操纵难度大、规避效果差的现状,研究了战斗机HGB机动的末端规避效果。首先分析了HGB机动末端规避的原理;其次建立了HGB机动末端规避的数学模型;最后基于典型作战场景,研究了比例导引系数、导弹最大可用过载、制导回路延迟时间和弹目接近速度对HGB机动效果的影响,仿真得到导弹的脱靶量随HGB的机动角速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研究结果为飞行员选择合适的角速度范围做HGB机动末端规避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In a caching game introduced by Alpern et al. (Alpern et al.,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10) 220–233) a Hider who can dig to a total fixed depth normalized to 1 buries a fixed number of objects among n discrete locations. A Searcher who can dig to a total depth of h searches the locations with the aim of finding all of the hidden objects. If he does so, he wins, otherwise the Hider wins. This zero‐sum game is complicated to analyze even for small values of its parameters, and for the case of 2 hidden objects has been completely solved only when the game is played in up to 3 locations. For some values of h the solution of the game with 2 objects hidden in 4 locations is known, but the solution in the remaining cases was an open question recently highlighted by Fokkink et al. (Fokkink et al., Search theory: A game theoretic perspective (2014) 85–104). Here we solve the remaining cases of the game with 2 objects hidden in 4 locations. We also give some more general results for the game, in particular using a geometrical argument to show that when there are 2 objects hidden in n locations and n→∞, the value of the game is asymptotically equal to h/n for hn/2. © 2016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3: 23–31, 2016  相似文献   
100.
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了地球静止轨道高能电子通量(1.8-3.5MeV)在线预测模型。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粒子群多样性测度计算方法,有效改善了其早熟收敛现象;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正则化参数和核参数;利用滑动时间窗口策略更新模型数据,设计变量选择触发机制以及模型的再学习机制实现模型的在线预测功能。[根据题目的调整,对摘要做了相应改动]通过对2000年电子通量监测数据和相关太阳风、地磁参数等实际数据进行提前1-3天的预测实验,表明了所建在线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